2026年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指挥学院研究生院介绍(机构概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指挥学院研究生院作为战略导弹部队高层次军事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始终围绕新时代强军目标,构建了具有鲜明军种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该院依托学院深厚的办学底蕴与科研实力,形成了涵盖学术研究、实战化教学、科技创新等多维一体的育人格局,为火箭军部队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指挥与专业技术人才。
历史沿革与战略定位
火箭军指挥学院前身为1977年成立的第二炮兵指挥学院,2015年随军种调整更名为现名,是全军唯一一所专门培养战略导弹部队指挥与参谋人才的高级军事学府。作为正军级单位,学院承担着火箭军战役指挥军官、军事学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等培养任务,其研究生教育始于1988年,2013年增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链条。学院被纳入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火箭军军事理论创新与决策咨询的核心智库。
学科体系与研究方向
研究生院以军事学为主导,构建了覆盖作战指挥、军事装备、军事训练等多领域的学科体系。现有军事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军事战略学、军种战役学、军种作战学)、二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并设有军事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其中,“军种战役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军事战略学”“军种作战学”“军事训练学”为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研究方向聚焦火箭军部队实战需求,涵盖导弹作战指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军事信息系统工程等前沿领域。
师资力量与导师队伍
学院汇聚了一支学术造诣深厚、实战经验丰富的导师团队,现有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82人,其中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火箭军导弹专家1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导师队伍中多人获评全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并在导弹发射控制、军事运筹学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如黄先祥教授在大型装备仿真领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培养模式与教学特色
研究生教育实行分类培养机制:学术学位研究生侧重理论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方式包括全日制(学制2.5年)与非全日制(学制3.5年),其中融合式培养专项采用“集中授课+岗位实践”模式,学员分阶段在校学习与部队任职。课程设置强化联合作战背景下的导弹部队指挥训练,依托全军重点实验室“第二炮兵作战指挥实验室”开展模拟推演,实现“教—研—战”深度耦合。
招生政策与报考条件
研究生院主要面向全军和武警部队在职军官及转改文职人员招生。报考博士需具有3年以上军官任职经历、硕士以上学位且距离服役最高年龄不少于5年;报考硕士需本科毕业且军衔为上尉以上。招生流程严格实行“申请—审核—统考”制度,博士招生每年约10人,硕士招生规模135人(2024年数据)。考试突出军事素质考核,复试需提交师级以上单位出具的军事体育达标证明。
科研创新与学术成果
学院围绕火箭军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近五年获国家级奖励9项、军队级奖励240余项,24篇论文入选全国全军优秀学位论文。在导弹作战模拟训练、智能指挥信息系统、高超声速武器运用等领域形成显著优势,主导研发的“导弹旅作战指挥模拟系统”等成果直接转化为部队战斗力。学院年均承担科研课题6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超200篇,出版《战略导弹部队作战理论丛书》等专著20余部。
教学保障与资源平台
学院拥有全军领先的教学实验条件,设导弹综合操作训练场、轻武器射击场等实训场地47个,专业机房21个,配备“红蓝对抗指挥模拟平台”等先进系统。图书馆藏书41万册,建有战术想定数据库和电子阅览室。与火箭军试验训练基地、装备研究院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在湖北随州、河南洛阳设立野外综合训练基地,实现院校教学与部队演训无缝衔接。
服务战略与人才贡献
建院以来,研究生院为火箭军培养师级以上指挥员80余人,旅团级骨干500余名,毕业生主导完成国庆阅兵导弹方队组训、新型号武器试验鉴定等重大任务。在近年高原驻训、联合演习中,院方研发的“智能弹药保障决策模型”等成果显著提升部队作战效能。学院与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建立学科共建机制,推动形成了覆盖战略威慑、精确打击、全域作战的人才培养生态。
火箭军指挥学院研究生院通过四十余年的积淀,已发展成为我军战略力量人才培养的高地。其教育体系紧密对接新型作战力量建设需求,以实战化、创新性、前瞻性为特色,持续为火箭军实现“核常兼备、全域慑战”战略能力提供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在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版权: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cdzily.com/article/0394ab1806e6669e.html
-
考研调剂前期工作要从多方面开展。需了解调剂规则,明确院校专业要求与系统时间;收集院校信息,参考官网及学长学姐经验;准备好简历、成绩单等材料展示自身优势;同时不能放松专业知识学习,以应对复试。做好这些,调剂会更顺利。
-
要计算印花税,先确定应税凭证,如合同、书据等。再找到对应适用税率,不同凭证税率有别。最后根据公式“应纳税额 = 应税凭证计税金额×适用税率”算出税额。比如买卖合同按万分之三税率算。
-
要高效复习初级会计职称,需制定合理计划,划分不同学习阶段。选对官方教材及辅导资料,可搭配线上课程。善于总结归纳知识点,如整理会计分录等。多做练习题,从章节练习过渡到真题模拟题,分析错题,有针对性复习,如此能取得好成绩。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