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航空研究院611所研究生院介绍(机构概况)
中国航空研究院611所(又称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是我国现代化战斗机研发的核心机构,也是国内少数具备完整飞行器设计学科体系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之一。自1970年成立以来,该所不仅承担了歼-7、歼-10、枭龙等标志性战机的设计任务,还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国防科技领域输送了大量高层次人才。
历史沿革与机构定位
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飞机设计研究所之一,611所总部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占地31万平方米,现有职工近1800人,其中高级技术人才占比达80%。其研究生教育始于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2012年起开始系统化招生,并在2025年成立专门的研究生院,形成覆盖飞行器设计、系统工程等专业的完整培养体系。该所兼具科研攻关与人才培养双重使命,被业界誉为“战斗机设计的黄埔军校”。
学科建设与研究方向
研究所设有100余个细分学科,形成三大核心研究集群:
1.飞行器总体设计:涵盖气动布局优化、隐身技术、推力矢量控制等前沿领域,其研发的主动控制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结构强度与材料科学:建立25座专业实验室,包括全尺寸结构强度测试平台和复合材料应用研究中心,支撑新型战机轻量化设计;
3.航空电子与智能系统:开发出综合航电火控系统和飞行传感器技术,2023年更在无人机自主决策算法上取得突破。
研究生教育特色
611所采用“定向培养+项目驱动”模式,所有硕士生均需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如某型隐身无人机研制或航空电子综合化验证。其教育特点体现在:
双导师制:每名学生配备学术导师(研究员级高工)和工程导师(型号总师),确保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
科研资源开放:学生可使用飞行控制仿真平台、电磁兼容实验室等价值数十亿元的设施;
军事化管理:实行保密教育与科研纪律双重约束,培养学生军工素养。
招生体系与选拔机制
每年招生规模控制在10人左右,2025年计划招收飞行器设计(6人)、系统工程(4人)两个专业。选拔突出三大标准:
1.学科竞赛优先: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飞行器创新设计大赛获奖者享受加分;
2.军工背景侧重:国防七校毕业生占比超60%,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参与过预研项目的学生;
3.综合素质考核:复试环节设置“飞机总体方案设计”限时任务,考察快速决策与多学科整合能力。
科研平台与技术创新
研究所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5个,包括:
数字样机协同设计中心:实现从概念设计到试飞验证的全流程数字化,缩短研发周期40%;
多物理场耦合实验室:可模拟高空高速环境下气动-热-结构耦合效应,支撑第六代战机研发;
人工智能空战模拟系统:2024年完成百万量级对抗数据训练,智能空战算法达到飞行员中级战术水平。
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127项,获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相关成果直接应用于歼-20改进型设计。
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
作为具备自营进出口权的科研机构,611所与法国达索、英国罗罗等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其研究生可参与:
中欧联合培养计划:每年选派2-3人赴慕尼黑工业大学开展飞行器隐身技术研究;
国际学术会议:定期举办“先进飞行器设计峰会”,学生论文多次入选AIAA国际会议;
技术成果转化:研制的飞机燃油系统专利已授权空客A350XWB机型使用。
培养质量与就业前景
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100%,职业发展呈现“三高”特征:
留所率高位:约85%毕业生进入总体气动、飞控等核心部门,直接参与重点型号研制;
职称晋升快速:硕士毕业生平均5.3年晋升高级工程师,较行业平均缩短2年;
跨界发展多元:15%人员转型至商飞、航天科技等企业,担任型号副总师等要职。
社会贡献与行业影响
研究所累计培养博士43人、硕士326人,其中12人成长为型号总设计师,形成以杨伟院士(歼-20总师)为代表的导师团队。其教育模式被写入《国防特色学科建设白皮书》,2024年获批“飞行器智能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标志着研究生培养进入智能化新阶段。
中国航空研究院611所研究生院正以“空天报国”为使命,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教育模式,持续推动我国航空装备跨越式发展。在第六代战机预研、高超音速飞行器研制等重大工程中,这里走出的学子们将继续书写中国航空的新传奇。
版权: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cdzily.com/article/0a5518bc5cb62106.html
-
饭店购菜没有发票时,可要求供应商提供收款凭证,注明相关信息,以此作为入账依据;还应建立内部采购台账,详细记录采购情况;同时需按税法规定如实申报纳税,进行合理成本核算并缴纳税款。
-
保持独立性是会计职业道德中“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等。缺乏独立性易受干扰,导致财务信息失真。保持独立性要不受利益诱惑,具体体现在核算、审计等工作中。实际中需提高修养、加强学习,机构也要健全监督机制。
-
预交企业所得税年底的处理,需进行汇算清缴。按税法规定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与预交税款比较,多退少补。填写纳税申报表时要如实反映企业情况,注意税收政策变化,认真核对预交税款情况,确保税务合规,避免税务风险。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