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标准成本制度呢?其作用和实施步骤有哪些?
在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常常会听到“标准成本制度”这个词。不少人可能会疑惑,它究竟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了解一番。
标准成本制度的定义
标准成本制度是一种成本管理制度,它预先制定产品或服务的标准成本,作为控制成本、衡量实际成本绩效以及分析成本差异的依据。简单来说,就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设定一个成本的“标杆”。
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成本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要确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包括材料的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用量标准是根据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等确定的单位产品所需材料数量;价格标准则是预计购买材料的价格。对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要考虑工时标准和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是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标准工时,工资率标准是每小时的工资水平。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相对复杂,需要区分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分别确定其标准分配率和标准工时等。
标准成本制度的作用
标准成本制度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它有助于成本控制。通过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能够及时发现成本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从而有效控制成本。另一方面,它为业绩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根据成本差异情况,可以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激励他们努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标准成本制度的实施步骤
实施标准成本制度,一般要先制定标准成本,然后进行成本核算,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计算成本差异。接着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和责任归属。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制度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工具,它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对比分析差异等一系列措施,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也让我们对开头提出的“什么是标准成本制度”有了清晰的认识。
版权: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cdzily.com/article/1243900f4ea34cbe.html
-
考研调剂是考生分数达线但未被一志愿录取时争取其他招生专业或院校的机制,分为同院校不同专业和不同院校间调剂,流程包括填志愿、审核、复试、录取等,调剂时要关注信息、合理评估并做好准备。
-
企业承包经营纳税需先明确纳税主体,若承包人财务独立核算等,一般为纳税主体,反之发包方是。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按相应规定纳税,特殊情况如部分业务承包等要合理处理。
-
登录中注协,先找到官网及登录入口,准备好用户名和密码,遇异常按提示处理即可。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