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介绍(机构概况)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作为我国财政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承载着为国家输送财经理论与实务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其前身可追溯至1956年成立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6年正式更名后,依托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的独特定位,逐步构建起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教育体系。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研究生院通过四十余年的教育实践,形成了“贴近政策前沿、注重实践创新”的鲜明特色,在财政学、会计学等领域培养了大批行业领军人才。
历史沿革与机构定位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的前身为197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的研究生部,其历史可追溯至毛泽东主席1956年关于“加强财政经济问题研究”的指示。2016年机构更名后,研究生院升格为副司级单位,成为财政部系统内唯一具备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教育机构。作为国家高端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院承担着财政部政策制定的智力支撑功能,在财政体制改革、税收政策优化等领域直接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
学科体系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教育涵盖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形成“双轮驱动”的学科格局:
学术型学位:财政学(经济学博士/硕士)、会计学(管理学博士/硕士)构成核心学科,其中会计电算化方向为全国首创博士点
专业硕士学位:包括会计硕士(MPAcc)、审计硕士(MAud)、税务硕士(MT)三大类别,非全日制教育学费达6.4万元/学年,体现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博士后培养:2001年设立的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站研究人员28人,聚焦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交叉研究
师资结构与导师制度
教育团队呈现“政学复合”特征,现有博士生导师55人、学术型硕士生导师112人,专业硕士导师群体超150人。实行独特的“双导师制”,除院内教授外,聘请财政部、审计署等部委专家担任实践导师,如原财政部副部长陈如龙、著名经济学家许毅等均曾参与指导。师资队伍中,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占比达35%,形成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团队。
教学模式与培养特色
培养过程强调“三个结合”:
1.政策研究与学术训练结合:博士生深度参与财政部课题,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137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领导批示率达62%
2.课堂教学与实践基地联动:在云南财政厅、国家开发银行等地设立实践基地,要求专业硕士完成不少于6个月的岗位实训
3.国际视野与本土问题并重:全球风险治理研究中心定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与OECD、IMF等机构建立联合研究机制
科研平台与学术资源
院内构建起12大研究中心集群,涵盖财政与国家治理、政府绩效评估、数字财务等前沿领域。学术资源方面:
图书馆藏:拥有财经类专著23万册,独家收藏1950年至今的全国财政决算资料
数据库系统:开发财政政策模拟仿真平台,集成改革开放以来4000余项财税政策案例
学术期刊:主办《财政研究》《中国财经信息资料》等核心期刊,论文录用率不足12%
招生选拔与培养要求
招生体系体现严格选拔导向:
博士选拔:实行“申请-考核”制,要求申请人近三年在CSSCI期刊发表2篇以上论文
硕士招考:同等学力考生需在复试前提交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2024年会计硕士报录比达15:1
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重点面向内蒙古、新疆等11个省份,汉族考生录取比例控制在10%以内
人才培养成果
建院以来累计授予学位4873个,其中博士780人,涌现出30余位省部级领导干部、200多位大型企业CFO。毕业生就业呈现“三高”特征:
政府部门就业率:财政、税务系统就业占比达41%
行业领军比例:会计硕士毕业生担任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者超120人
学术影响力:近五年毕业生在《经济研究》等顶刊发文量年均增长23%
社会服务与行业影响
作为财政领域的“黄埔军校”,研究生院深度参与国家重大改革:
政策制定:全程参与2014年《预算法》修订、2016年营改增税制改革
标准建设:牵头制定政府会计准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智库功能:2020-2024年提交的78份研究报告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通过独特的政学互动机制、前沿的学科布局、严格的培养体系,持续为国家财经治理现代化输送高端人才。其“研究型教育”模式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在财政理论与政策实践的融合创新中,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财经智库的目标稳步迈进。
版权: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cdzily.com/article/44ab3c5874b444f5.html
-
考研调剂需先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可从初试成绩、专业招生情况及自身规划考虑。选择调剂院校和专业要综合多因素,包括招生政策、院校实力、学科排名、地理位置和就业情况等。调剂流程为在研招网调剂系统填志愿,等待审核,收到复试通知后参加复试。调剂中要及时关注信息、认真准备复试并保持良好心态。
-
净现金流量现值是将项目寿命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按折现率折现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净现金流量是特定时期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差额,现值是未来现金折合到现在的价值。它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能反映项目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大于零则项目经济上可行。
-
预缴增值税冲减要明确预缴情形,在纳税申报期操作。需准确填写申报表,在附列资料相关栏位填预缴金额,主表会据此自动冲减应纳税额。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