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究竟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开设的呢?
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开设时间一直是很多人好奇的点。它究竟是何时开始出现在教育领域的呢?这背后有着一段发展历程值得我们去了解。
教育技术学的早期萌芽
教育技术学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在古代,教育家们就开始关注如何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来辅助教学。比如,孔子在教育中就注重运用合适的教学材料和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这可以看作是教育技术学早期的一种朴素思想。但那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科。
教育技术学的初步形成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开始受到影响。一些教育学家开始关注利用新技术来改进教学。例如,电影、广播等媒体逐渐被引入教育中,这促使人们对教育与技术的结合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个时期,教育技术学开始有了初步的雏形。
教育技术学学科的确立
20世纪中叶,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确立。随着视听教育、程序教学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教育技术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1963年,美国成立了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这标志着教育技术学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此后,教育技术学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教育技术学在中国的开设情况
在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传入中国,教育技术学开始受到重视。一些高校陆续开设了教育技术学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教育技术学的开设时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早期的萌芽思想到逐步形成学科体系,再到在全球及中国的广泛发展。了解其开设时间和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和价值,也能为未来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版权: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cdzily.com/article/583c14c67282574b.html
-
初级会计考试抽题由题库、抽题规则及技术程序构成。按题型分类抽取,覆盖各章节知识点,不同批次题目不同,且为实时抽题。考生需全面复习应对。
-
长期资产合计的计算,是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和递延资产等各项长期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原值减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无形资产为原值减累计摊销和减值准备,长期投资为账面余额减减值准备,递延资产为账面余额。计算时要确保各项资产账面价值准确,企业需按会计准则计量核算,并定期清查评估资产。
-
可冲账的发票有多种,如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购进货物等的成本冲减;普通发票如增值税普通发票、餐饮发票也可冲账;通行费发票、旅客运输服务发票等特殊发票符合规定也能冲账。冲账时要注意发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