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销费用该怎么计算你知道吗?
在企业的财务处理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对某些费用进行摊销的情况,可很多人对于摊销费用如何计算却不太清楚。这就可能导致财务数据不准确,影响企业对成本等方面的把控。下面就来详细讲讲摊销费用的计算方法。
什么是摊销费用
摊销费用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已经发生的某项支出,但这笔支出的受益期不止一个会计期间,所以要把这笔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摊到各个受益期间去。比如企业购买了一项专利技术,花费了较高的金额,而这项专利技术可以在未来几年都为企业带来收益,那就不能把购买专利的费用一次性都计入购买当期的成本,而是要在其受益的各期进行摊销。
常见的摊销方法及计算
1.直线法
这是最为简单和常用的一种摊销方法。其计算公式是:每期摊销额=无形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的原值÷预计摊销年限。
比如说,企业购买了一台价值10万元的设备,预计可以使用5年,那每年的摊销额就是100000÷5=20000元,每个月的摊销额就是20000÷12≈1666.67元。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每期摊销的金额是固定的,计算起来很方便,适用于那些在各期受益情况比较均匀的资产或费用的摊销。
2.工作量法
当资产的损耗或者受益情况和工作量密切相关时,就可以采用工作量法来计算摊销费用。其计算公式是:单位工作量摊销额=无形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的原值÷预计总工作量;每期摊销额=单位工作量摊销额×当期实际完成工作量。
例如,企业租入一辆货车用于运输业务,租车费用共30万元,预计这辆货车可以行驶30万公里,本期实际行驶了5万公里。首先计算单位工作量摊销额为300000÷300000=1元/公里,那本期的摊销额就是1×50000=50000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适用于固定资产折旧,折旧本质也是一种摊销)
这种方法下,折旧率是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而且在计算每期折旧额时,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最后两年除外)。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假设企业有一台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那么年折旧率=2÷5×100%=40%。第一年的折旧额=1000000×40%=400000元,第二年的折旧额=(1000000-400000)×40%=240000元,以此类推。不过要注意在最后两年,要改为直线法来计算折旧,也就是把剩余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残值后平均分摊到最后两年。
选择合适的摊销方法
不同的摊销方法各有特点,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资产或费用在各期的受益情况比较均匀,直线法是不错的选择;要是和工作量紧密相关,就用工作量法;而对于一些固定资产,在前期希望能加速折旧来更快地收回成本等情况,可能就会考虑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加速折旧(摊销)的方法。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准确计算摊销费用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利润的合理呈现等诸多方面。只有清楚了解并正确运用各种摊销方法,才能让企业的财务数据更加真实可靠,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对摊销费用计算方法的掌握,无论是企业财务人员还是相关管理者,都能更清晰地了解企业成本的分摊情况,从而在经营管理中有更准确的判断。
版权: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cdzily.com/article/598e0593674e9ed9.html
-
俄语调剂考研主要考俄语基础知识,包括语法、词汇等。还有阅读理解、翻译(俄译汉、汉译俄)及写作能力方面的考查,需针对性复习准备。
-
委托加工抵税主要涉及增值税。取得受托方开具的合法有效增值税专用发票,且业务真实、发票认证通过、加工货物用于正常经营活动,在纳税申报时将可抵扣进项税额填入相应表格即可实现抵税。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