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院介绍(机构概况)
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已形成覆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该校研究生院以"进德修业,与时偕行"为育人理念,构建起兼具财经特色与创新活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财经教育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该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脉络清晰:1974年浙江财政银行学校初创,1987年升格为浙江财经学院,2003年获硕士授予权开启研究生教育新纪元。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4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研究生院立足"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等特色领域,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被誉为"财税系统黄埔军校"。
学科体系与学位布局
构建"经管为主、多科协同"的学科生态:拥有应用经济学、统计学2个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4个B类一流学科。学位点覆盖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形成包括MBA、MPAcc、法律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类别的完整体系。特别在金融、财税、会计等领域,硕士点覆盖密度居浙江省属高校首位。
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打造高水平导师团队:现有博士生导师102人、硕士生导师176人,其中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占比15%。师资国际化特征显著,80%以上专任教师具有海外访学经历,与哈佛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建立常态化学术交流机制。创新"双导师制",聘请200余名行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
科研创新生态
建立三级科研支撑平台:包括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近五年研究生参与国家级课题295项,在《经济研究》《EnergyEconomics》等期刊发表论文1700余篇,40篇研究生成果发表于SCI/SSCI一区期刊。特别在能源经济、智能财务等交叉领域,研究生团队获国际数学建模竞赛奖项25项。
培养模式改革
推行"三维立体"培养体系:①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设置"硕博贯通"项目,博士生人均核心期刊发文1.2篇;②实践教学环节建立76个专业实验室,与阿里巴巴、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共建127个实践基地;③创新创业教育开设"财经创客"课程群,孵化学生企业43家,其中估值超千万项目5个。
国际交流网络
构建全球合作矩阵:与33个国家131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中加会计学、中英金融学等8个中外合作硕士项目。设立"一带一路"研究院,每年选派200余名研究生赴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交流。留学生教育形成"本硕博"贯通体系,国际学生占比达12%。
质量保障机制
建立全过程监控体系:①入学选拔实施"申请-考核"制,优质生源比例提升至68%;②培养过程采用课程评估、导师考核双轨制,近三年淘汰率维持在5%-8%;③学位论文实行"五盲审"制度(校际盲审、国际盲审、行业盲审、交叉盲审、回溯盲审),抽检合格率连续五年100%。
社会服务成效
形成政产学研融合范式:研究生团队参与起草《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17部地方性法规,240余项智库成果获省部级领导批示,32项建议被纳入国家级政策。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开发的"城乡居民收入预测模型"应用于全省11个地市。毕业生三年内创业率达9.7%,显著高于全国财经类院校平均水平。
这座扎根钱塘江畔的财经人才培养高地,通过持续深化"质量立校、科研强校"战略,正在书写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新篇章。其"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国际视野开阔"的育人特色,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端人才,彰显出鲜明的时代价值与社会贡献。
版权: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cdzily.com/article/5a24b227a654dbc7.html
-
所得税季报免税收入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间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特定非居民企业的权益性投资收益以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等,明确其范围对企业准确申报季报很重要。
-
高校选考研调剂生会综合多方面考量,初试成绩要达到基本分数线且越高越有优势;本科院校背景好的学生更受青睐;有科研经历和成果能体现学术水平;还会考量学生的沟通、团队协作、创新等综合素质。
-
现金账写错后,需保持冷静。数字写错且记账凭证未登记入账,可重新填制;若已登记入账且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可用红字更正法。文字写错,若记账凭证未登记入账,可重新填制;若已登记入账,应用红笔划掉错误文字,在上方空白处填写正确文字并盖章。总之,要及时采取正确方法更正,保证账目准确性。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