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盈利性单位收到捐赠后如何正确做账?
在非盈利性单位的运营中,收到捐赠是一种常见的情况。那么,非盈利性单位收到捐赠后应该如何做账呢?这是一个需要明确和规范的问题。
捐赠的分类与确认
非盈利性单位收到的捐赠可以分为货币性捐赠和非货币性捐赠。货币性捐赠的确认相对简单,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入账即可。对于非货币性捐赠,需要根据捐赠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如果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应当按照凭据上标明的金额作为入账价值;如果凭据上标明的金额与受赠资产公允价值相差较大,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账务处理
当非盈利性单位收到货币性捐赠时,应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或“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这里的“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的区分,取决于捐赠者是否对捐赠资金的使用设置了限制条件。
如果收到的是非货币性捐赠,如固定资产、存货等,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以接受固定资产捐赠为例,应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或“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同时,借记“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或“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贷记“限定性净资产”或“非限定性净资产”。
税务处理
非盈利性单位收到的捐赠,在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可以享受税收优惠。但需要注意的是,非盈利性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税务申报和备案,确保合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
非盈利性单位收到捐赠后的做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确认、账务处理和税务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非盈利性单位的财务管理规范、透明,更好地实现其公益宗旨。
版权: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cdzily.com/article/5ea7e0f39eab01f4.html
-
考研调剂花几万元是不可行的,也是不被允许的。教育部对考研调剂有明确规定,以保证其公平、公正、公开。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焦虑心理设下骗局,不仅会让考生遭受经济损失,还可能错过正常调剂机会。考研调剂的成功取决于考生自身条件和努力,应合理选择院校和专业,认真准备调剂材料。
-
纳税申报表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如纳税人名称、识别号)、申报所属期信息、应税收入(企业与个人不同收入类型)、扣除项目(企业成本费用、个人专项扣除等)、应纳税额计算及税款缴纳情况(预缴、补缴或退税等)。
-
调剂和考研有明显区别。考研是一个包括报名、考试、复试等环节的系统性过程,考生需按自身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院校及专业并参加统一考试,达到国家线和院校线后有机会进入复试。而调剂是考生在未达到第一志愿院校复试要求或复试被淘汰后,通过调剂系统申请其他院校复试机会的“补救”措施。二者目标、时间、选择范围和竞争程度都有所不同。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