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顾问 2025-02-24 00:46:40 问题描述
已帮助人数373

2026年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介绍(机构概况)

https://www.jiaokan.cn/archiver/baidu-htm-mid-21.html

已解决

评论 最佳答案1个精准回答,由 税务筹划顾问回答
问题详情

2026年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介绍(机构概况)

最佳答案

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93年,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新疆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作为自治区唯一一所集师范教育与多学科协同发展的重点大学,该校构建了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9大学科门类的完整培养体系,拥有温泉、昆仑和文光三大校区,形成了本硕博贯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的多层次教育格局。学校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在服务边疆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有在校研究生规模超过260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博学位的占比达78%,科研平台建设与学术成果在西北地区具有显著影响力。

学科体系与学位授权布局

学校目前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学位类别涵盖教育、艺术、体育等7大领域,形成"本-硕-博"全链条培养体系。尤其在教育学、民族语言文化、中亚研究等领域具有区域特色优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入选全国重点学科,心理学、化学等学科通过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建设持续提升科研水平。2024年招生简章显示,学校动态调整学科布局,新增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交叉学科方向,响应国家战略需求。

师资力量与导师队伍

研究生院汇聚了1106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132人、副教授311人,博士生导师31人,硕士生导师540人。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作为汉语国际教育重镇,拥有专任教师62人,博士占比达32%,形成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的特色导师团队。通过"双一流"高校对口支援计划,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提升导师队伍学术水平。

培养模式创新

实施"学术型+专业型"双轨培养,非全日制教育涵盖教育管理、公共管理等7个专业领域,采用"理论学习+实践教学+课题研究"的三维模式。化学化工学院等院系通过跨校学术交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课题等途径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近三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超过200项。学位论文实行双盲评审制度,2024年起增设预答辩环节,严把质量关。

国际化培养路径

学校与俄罗斯、日本等国2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常态化开展师生互访、联合科研。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累计培养58个国家留学生7000余人,建成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年派出孔子学院志愿者近百人。2023年启动"丝绸之路学者"计划,选拔优秀研究生赴沿线国家开展田野调查,相关成果在SSCI期刊发表率提升15%。

科研平台建设

拥有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25个。《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连续两年位列全国高校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影响力榜首,成为研究生学术发表的重要阵地。化学学科依托光电材料重点实验室,近三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研究生参与度达90%。

招生与就业支持

实行"阳光招生"工程,2024年硕士研究生拟招生规模超2600人,推免生占比提升至15%。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少数民族骨干等专项计划,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两门专业课。就业指导中心年均举办行业专场招聘会40余场,教育类毕业生入编率达8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持续向中亚孔子学院输送师资。

奖助体系完善

构建"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三助津贴"多元资助体系,全日制硕士年均奖助金额超2万元。设立"丝路英才"专项基金,支持研究生参与边疆基层教育实践,最高可获得3万元课题经费。非全日制研究生享受学费分期支付政策,在职教师攻读学位可申请自治区专项补贴。

管理服务优化

研究生处下设招生科、培养科等6个科室,实行"一站式"服务,温泉校区学生活动中心设置10个业务窗口。开发"丝路研管"信息化平台,实现培养方案定制、论文进度追踪等16项功能线上办理。心理健康中心配备专职咨询师,年均开展团体辅导活动30余场,构建"学术+心理"双护航机制。

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正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高水平研究生教育高地"为目标,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产教协同创新、国际联合培养等举措,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其扎根边疆办教育的定位,使得研究生培养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民族教育研究、跨境语言服务、边疆社会治理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为新疆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着重要智力支撑。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