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享受免税政策,该如何进行作帐?
在小微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享受免税政策无疑是一大利好,但不少企业主却在免税后如何作帐这件事上犯了难。其实,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作帐也并非难事。
免税收入的确认
首先要明确哪些收入是符合免税条件的。一般来说,小微企业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的免税额度内的应税收入属于免税收入。比如,月销售额未超过一定标准的货物销售或应税劳务收入等。在确认免税收入时,要依据准确的销售记录、合同等相关凭证,将符合免税条件的收入单独核算出来,以便后续作帐清晰准确。
会计分录的编制
对于免税收入,在作帐时通常的会计分录做法是,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按照实际收到或应收的款项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收入类科目(按照不含税的收入金额),同时,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照免税收入对应的税额,这里虽然免税,但先按正常计算税额,便于后续处理)。然后,再做一笔分录将免税部分的税额转出,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减免税款”科目。这样就完成了免税收入相关的基本会计分录编制。
账簿的登记
在登记账簿时,要将免税收入以及相关的会计分录准确无误地记录到对应的账簿中。主营业务收入账簿要清晰记录免税收入的金额,应交税费账簿则要体现出增值税的计算、减免税款的转出等过程。通过规范的账簿登记,能够清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免税政策的落实情况。
财务报表的填制
最后,在填制财务报表时,免税收入要在利润表的营业收入项目中准确反映,营业外收入中的减免税款部分也要在利润表的相应项目中体现出来。资产负债表中,应交税费项目要根据实际的应交、已交和减免等情况准确填列。通过正确填制财务报表,能让企业管理者、投资者以及税务部门等清晰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小微企业免税作帐只要按照上述的确认免税收入、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簿以及填制财务报表等步骤规范操作,就能准确清晰地完成作帐工作,让企业在享受免税政策的同时,也能保持良好的财务管理。
版权: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cdzily.com/article/7fb957281c409b4f.html
-
大专考研可以调剂,但有条件限制。需初试成绩达国家线,单科成绩也可能有要求,不少高校还会有发表论文、科研成果等附加条件,有的院校要求参加加试且成绩合格。总之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看待。
-
考研可以复试调剂。考生初试成绩达国家线,一志愿复试未录取且符合其他院校要求时可申请。不同院校要求有差异,还需关注调剂时间,在规定时间完成相关操作。
-
在金蝶中结转成本,需先做好基础设置,准确录入凭证并审核。接着进行成本核算,再通过制作转账凭证完成成本结转,如此可准确完成相关工作,为企业决策提供成本数据支持。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