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该怎么计算呢?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关乎着企业成本核算、利润确定等诸多方面。那么固定资产折旧究竟是如何计算的呢?
平均年限法
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例如,一台设备原价10万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年限5年。先算出年折旧率为(1-5%)÷5×100%=19%,月折旧率就是19%÷12≈1.58%,月折旧额则为100000×1.58%=1580元。
工作量法
当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与工作量密切相关时,就适用工作量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比如一辆运输货车,原价80万元,预计净残值率4%,预计总行驶里程80万公里。单位工作量折旧额=[800000×(1-4%)]÷800000=0.96元/公里。若当月行驶里程为1万公里,那当月折旧额就是10000×0.96=9600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
这种方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其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需要注意的是,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为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为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各有特点,企业要根据自身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如使用特点、损耗规律等,合理选择适合的折旧计算方法,这样才能准确核算成本,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版权: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cdzily.com/article/8a0413b8683b0cc1.html
-
单位缴纳个人所得税,需明确应税范围如工资等各类收入,确定基本减除、专项扣除及专项附加扣除等项目,依公式算出应纳税额,且要在规定时间通过合法渠道申报缴纳。
-
考研是否要申请调剂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若初试成绩与一志愿院校复试线相差不大,或对专业执着程度不高,可考虑调剂。申请调剂时要了解流程及注意事项,如及时关注信息、如实提供材料、保持良好心态等,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