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递延所得税?它是如何产生的?
在企业的财务核算和税务处理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让人困惑的概念,其中“递延所得税”就是一个不少人感到迷茫的术语。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解读。
递延所得税的概念
递延所得税是指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当期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发生额的综合结果,但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简单来说,它是由于会计和税法在确认收入、费用等方面的时间差异而产生的。
产生的原因
会计和税法遵循不同的原则和规定。比如,在固定资产折旧方面,会计上可能采用直线法折旧,而税法上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法。这就导致在不同期间,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是永久性的,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转回,从而产生了递延所得税。当会计利润大于应纳税所得额时,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则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理解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企业未来期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时,会减少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减少未来期间应缴所得税的一种资产。例如,企业计提了坏账准备,会计上已作为费用扣除,但税法不允许在当期扣除,只有在实际发生坏账时才允许扣除。这就形成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地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则相反,它是指企业未来期间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时,会增加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增加未来期间应缴所得税的一种负债。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会计上确认了收益,但税法在处置时才确认收益,这就形成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是由于会计和税法的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它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反映了企业未来期间的纳税义务和税收利益。理解递延所得税对于准确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cdzily.com/article/a3a8da5d488806b1.html
-
要实现年薪百万,需选对如金融、互联网等高薪职业方向,持续提升专业技能以跟上行业发展,建立优质人脉获取更多机会,还要培养商业头脑把握商机,多方面努力积累才可能达成。
-
考研调剂后可以考虑找工作。尽管调剂成功获得了深造机会,但研究生学习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有工作保底能提供更多选择和安全感。而且提前积累工作经验有益,能了解专业实际应用,为未来职业发展打基础,还能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提升自身竞争力。
-
考研电子信息专业理论上有调剂到材料专业的可能,但存在诸多限制条件,如要符合调入专业报考条件,初试科目需匹配,还得看院校调剂政策等,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才有机会。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