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本吗?专科定位与商贸职教特色解析
最佳答案
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不是一本学校
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是由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办学层次明确为专科高职院校。该校前身可追溯至1947年创建的贵阳市尚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2016年由原贵州省电子商务学校和贵州省物资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院现有清镇、湘雅、二戈寨3个校区,总占地471.15亩,全日制在校生超1.3万人,开设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等25个专业,教学设备总值超9300万元。作为贵州省“双高计划”首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其招生执行高职专科批录取政策,2024年分类考试中职类文化综合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总分300分,远低于本科录取分数线。
一、办学定位:职业教育的专科属性
该校的“非一本”特性由教育体系与办学资质决定:
- 职教基因传承:历经77年发展,从会计职业学校转型为现代商贸高职院校,2024年获批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教职工502人中双师型教师占比38%。
- 专科批次特性:执行分类考试招生制度,2025年分类招生计划达1902人,学费标准为艺术类专业7000元/年、普通专业3500元/年,与本科院校收费标准存在显著差异。
- 教育类型定位:全国1+X证书试点院校,建有电子商务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职业技能鉴定资质,校内7大实训基地包含109个实训室,校外合作基地达135个。
二、专业建设:商贸服务的专业集群
形成“新商科”特色专业群的差异化优势:
- 电子商务集群:涵盖网络营销、跨境电子商务等专业,建有省级高水平电子商务专业群,拥有全国电子商务师考点,毕业生占贵州省电商企业技术岗28%。
- 数字技术延伸:大数据技术专业配备华为ICT人才培养基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与科大讯飞共建实训室,教学设备包含价值520万元的智能物流分拣系统。
- 现代服务拓展:室内艺术设计专业获批省级特色骨干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开展智慧旅游方向培养,与多彩贵州文旅集团建立订单班。
三、培养模式:产教融合的育人机制
其“AI+新商科”培养体系成效显著:
- 校企双元育人:与京东、抖音集团等159家企业合作,实施“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职”的现代学徒制,年均完成企业订单培养500人次。
- 1+X证书融通:全国首批供应链运营1+X证书考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可考取财务数智化证书,毕业生“双证率”连续五年超95%。
- 竞赛培育体系:2024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电子商务专业团队在全国直播电商大赛中斩获金奖。
四、社会贡献:黔商人才的培育摇篮
通过“校商联动”模式服务区域经济:
- 就业服务体系: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90%,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占贵州省银行柜员岗位35%,年均培训商贸从业人员3000人次。
- 技术转化成果:研发的农产品电商溯源系统覆盖287个行政村,带动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获贵州省文化创新奖。
- 文化传承创新:作为贵州省非遗教育传习基地,年开展蜡染、银饰制作等非遗培训20期,开发数字文旅产品43项。
从飞山街的会计学校到拥有1.3万学子的现代化职教航母,这所院校用77年践行着“尚信笃行、德高技精”的职教使命。其“专科”实质在于:以服务贵州大数据经济为导向,通过“专业链对接商贸产业链、教学过程对接岗位标准”的双向机制,培育“懂数据、善运营、能创新”的现代商贸人才。在争创国家级“双高计划”院校进程中,这所拥有25个专业、年社会培训超2.5万人次的职业院校,正以“AI赋能、跨界融合”的办学理念,书写职业教育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贵州篇章。
版权: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cdzily.com/article/a985679a2d6367a5.html
相关推荐
-
202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育学(不含体育学)专业的考研国家分数线预估在350分左右。关注本站,第一时间知悉考研分数线。
-
在金蝶软件中设置页眉页脚,先打开软件进入需设置的文档,在菜单栏找到“页面设置”,进入后点击“页眉页脚”设置选项。在页眉页脚设置界面,可分别对页眉和页脚进行设置,如输入文字、插入图片、设置字体格式等。页脚可设置页码、日期、作者等信息,还可设置页眉页脚的边距、线条等属性。
-
考研走调剂是正常的。每年考研人数多,院校招生名额有限,很多成绩不错但未被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可通过调剂争取读研机会,调剂系统也是为合理分配教育资源而设,所以不必对走调剂有过多顾虑。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