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货物丢失了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在企业的销售活动中,有时会出现不太乐观的情况,比如销售出去的货物丢失了。这可让不少财务人员头疼,到底该怎么进行账务处理才合适呢?
确认货物丢失情况
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货物丢失的具体情形。是在运输途中丢失的,还是已经交付给客户但客户反馈没收到等情况。如果是运输途中丢失,要查看运输合同,明确责任归属。若是己方责任,那就需要着手进行后续账务处理了。
已确认收入的货物丢失账务处理
要是货物丢失前已经确认了收入,这时候要冲减当期收入。因为实际上货物没有完整到达客户手中,收入的确认条件不完全满足了。同时,要把相应的成本从主营业务成本中转出,因为这部分货物已经不能算成功销售出去的成本了。比如,原本销售一批货物确认收入10万元,成本8万元,货物丢失后,就要冲减10万元收入,同时把8万元成本从主营业务成本转出,可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红字分录来进行账务处理。
未确认收入的货物丢失账务处理
若货物丢失时尚未确认收入,那情况又有所不同。如果货物已经发出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此时货物丢失,不需要冲减收入,而是要把这批货物的成本从“发出商品”科目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等后续明确了处理方式,比如确定由保险公司赔偿部分损失等,再根据具体情况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出。假设一批货物发出时成本是5万元,丢失后先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5万元,之后若保险公司赔偿3万元,那就把3万元从“待处理财产损溢”转到相关科目,剩余2万元根据企业规定再做进一步处理。
涉及保险赔偿等情况的账务处理
当货物丢失存在保险赔偿或者有其他责任人赔偿时,账务处理也要相应跟进。收到保险赔偿款时,要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等实际收到款项后,再从“其他应收款”转到“银行存款”等科目。如果赔偿金额小于货物的成本或价值损失,差额部分还是要按照前面所说的已确认收入或未确认收入的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销售货物丢失后的账务处理需要根据货物丢失时的状态(是否确认收入)以及是否有赔偿等情况来准确进行,财务人员要仔细梳理各个环节,确保账务清晰准确。
版权: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cdzily.com/article/a9ffb8d543cf8566.html
-
销售赠品的会计分录处理如下:销售商品并赠送赠品时,将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确认为主营业务成本;赠品成本计入销售费用。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销售商品的成本);借销售费用,贷库存商品(赠品的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赠品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
-
法律学考研可以调剂,需满足如符合调入专业报考条件、达到国家线和院校要求等条件。调剂类型有同院校不同专业和不同院校间调剂。流程包括关注调剂信息、登录系统填志愿、等待审核及复试等。调剂时要准备好材料、关注信息、合理选校。
-
[db:答案200]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