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到底该如何计算呢?
企业所得税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税费,很多企业经营者都想搞清楚到底如何算企业所得税,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
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等活动获得了盈利,那么就要按照规定对这部分盈利缴纳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要计算企业所得税,首先得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并不是企业的会计利润那么简单哦。它是在企业的会计利润基础上,按照税法规定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得来的。一般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收入总额包括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比如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不征税收入常见的有财政拨款等,这些收入是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免税收入比如国债利息收入等,也是免予征税的。各项扣除就比较多啦,像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等合理的开支,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是可以从收入中扣除的。而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就是企业以前年度发生了亏损,可以在规定的年限内用以后年度的盈利来弥补,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税率
知道了应纳税所得额,还得了解税率才能算出企业所得税具体要交多少。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一般有基本税率和优惠税率之分。基本税率是25%,适用于大多数的企业。但也有一些企业是可以享受优惠税率的,比如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还有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呢。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示例
假设某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收入总额为500万元,不征税收入有20万元,免税收入为10万元,各项扣除共计300万元,没有以前年度亏损需要弥补。那么首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500-20-10-300=170(万元)。如果该企业是一般企业,适用基本税率25%,那么它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170×25%=42.5(万元)。
计算企业所得税需要先确定应纳税所得额,这要综合考虑收入、扣除等多方面因素,再结合企业适用的税率,就能准确算出企业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金额啦。
版权: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cdzily.com/article/c8fb6b1f97a34116.html
-
金程CPA在师资力量上专业且经验丰富,课程体系完善,学习资源丰富,服务质量也出色。对备考CPA的学员而言,它在多方面表现不错,是个可考虑的选择。
-
投标保函会计入账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企业收到投标保函时,作为其他货币资金核算,会计分录为借“其他货币资金 - 投标保函”,贷“银行存款”或“其他应付款”。中标后投标保函转为履约保函,会计处理为借“其他应付款 - 投标保函”,贷“其他应付款 - 履约保函”。未中标银行退还投标保函,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贷“其他货币资金 - 投标保函”。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