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退休人员工资的会计分录?详解会计处理原则与实务操作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规定,退休人员工资的会计处理需要区分返聘人员与非返聘人员,并结合税务规则进行核算。本文将从会计科目选择、分录编制规则及税务处理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帮助企业财务人员准确完成账务处理。
退休人员工资的会计科目归属
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解释,退休人员已脱离劳动关系,不属于“职工薪酬”核算范围。但实务中存在两类特殊情况需分别处理:
1. 非返聘退休人员:发放的退休工资或福利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退休工资科目,期末通过损益结转至本年利润;
2. 返聘退休人员:因建立新的劳务关系,相关支出需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并按工资薪金代扣个税。
专业会计分录编制规则
(一)非返聘退休人员工资处理
企业支付非返聘退休金时,采用单边记账法:
借:管理费用-退休工资 XX元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XX元
期末结转损益:
借:本年利润 XX元
贷:管理费用-退休工资 XX元
此处理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该费用属于与收入无关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二)返聘退休人员薪酬处理
1. 计提阶段: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工资 XX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XX元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承担部分)XX元
2. 支付阶段: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XX元
贷:银行存款 XX元
其他应付款-代扣社保 XX元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XX元
(三)特殊情形处理
对于通过社保统筹基金发放的养老待遇,企业仅需核算代缴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社保代垫 XX元
贷:银行存款 XX元
税务处理要点解析
1. 增值税处理:返聘人员工资属于劳务报酬,需按3%征收率代开增值税发票;
2. 企业所得税处理:非返聘退休费用不得税前扣除,返聘支出需取得合规票据方可列支;
3. 个人所得税处理:返聘收入按“工资薪金”计税,扣除标准为5,000元/月。
实务操作风险提示
1. 科目混淆风险:将非返聘退休金误记入应付职工薪酬,可能导致税务稽查调整;
2. 凭证瑕疵风险:返聘支出未取得劳务发票,存在不得税前扣除风险;
3. 社保关联风险:企业代垫退休人员社保需单独核算,避免与在职人员社保混淆。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退休人员工资的会计处理需要严格区分人员性质,结合最新税收政策进行精准核算。财务人员应建立专项核算台账,定期与人事部门核对退休人员状态,确保账务处理的合规性。
版权: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cdzily.com/article/cb11134d027f7673.html
-
北中医考研调剂需了解规则,准备材料如简历、成绩单等,主动联系导师,关注调剂系统开放时间,按这些步骤来可增加调剂成功机会。
-
[db:答案200]
-
考研如战场,调剂系统是考生的另一个机会。当初试成绩不理想或复试未通过时,调剂系统为考生提供了更多可能。考生需关注系统开放时间,认真阅读院校调剂要求,慎重填写志愿,并保持积极心态,争取被理想院校录取。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