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支出该怎么结转损益呢?
在企业的财务处理中,研发支出是一项较为特殊的项目,它关乎着企业创新发展的投入与后续的财务呈现。不少人会疑惑,研发支出究竟该如何结转损益呢?这可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等重要财务指标呢。
明确研发支出的分类
研发支出通常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主要是为了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等进行的有计划调查等活动产生的支出,比如初步的市场调研、技术可行性研究等费用。这部分支出一般要全部费用化,在发生时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而开发阶段的支出,是在研究阶段基础上,进入到新产品或新工艺等的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支出,比如进行原型设计、测试等费用。当满足一定条件时,这部分支出是可以资本化的,不满足条件则也要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这些条件包括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等。
费用化研发支出的结转损益处理
对于费用化的研发支出,也就是研究阶段的全部支出以及开发阶段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处理起来相对直接。在会计期末,直接将这些费用化的研发支出金额结转到“管理费用”科目中,从而影响当期的损益。例如,某企业在某季度发生了研究阶段支出5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3万元,在季度末结账时,就需要将这8万元统一结转到管理费用科目,这样就减少了当期的利润。
资本化研发支出的结转损益处理
当研发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并进行了资本化处理后,在后续的处理上也有其特定规则。资本化的研发支出会先计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进行归集。等到相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将归集的资本化支出金额从“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转入“无形资产”科目。而无形资产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会通过摊销的方式逐步计入损益。比如一项资本化的研发支出共100万元,研发成功形成无形资产后,按10年摊销,每年摊销10万元,这10万元就会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影响利润情况。
研发支出结转损益需要依据其所处阶段、是否满足资本化条件等进行准确分类处理,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着不同的影响,企业财务人员要准确把握相关规则,做好财务处理。
版权: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cdzily.com/article/dfbc116d9d4bc939.html
-
[db:答案200]
-
考研调剂要先了解规则,符合相关条件;准备好简历、成绩单等材料;关注院校调剂信息;按流程在规定时间内于调剂系统提交志愿,等待审核和复试,争取调剂成功。
-
所得税缴纳时计入的科目分情况而定,企业所得税缴纳时,先通过“所得税费用”核算,再通过“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记录;个人所得税由企业代扣代缴,涉及“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科目。准确掌握这些科目计入方法对财务核算至关重要。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