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生院介绍(机构概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生院作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依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的科研实力与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办学体系。该院以服务国家公共卫生需求为核心,聚焦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健康政策等方向,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并在全球公共卫生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历史沿革与定位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生院的前身可追溯至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教育职能。2002年,随着中国疾控中心正式成立,其研究生教育体系逐步整合,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公共卫生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国家级公益事业单位的下设教育部门,该院以“科研为依托、人才为根本、疾控为中心”为宗旨,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与科研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双重使命。
学科体系与研究方向
研究生院构建了覆盖公共卫生全领域的学科体系,重点发展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环境卫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等学科。依托中国疾控中心下属的多个研究所(如地方病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形成了以传染病防控、慢性病管理、卫生政策评估为核心的特色研究方向。地方病防治、疫苗策略研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向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例如在碘缺乏病监测、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
该院师资队伍由中国疾控中心逾2000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其中包括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顶尖学者。科研平台方面,拥有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博士后流动站,并与地方病控制中心等机构共享“克山病防治研究所”“大骨节病防治研究所”等特色科研单元。实验设施涵盖分子生物学检测、环境样本分析等高精尖技术领域,支撑学生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
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采用“理论与实践双轮驱动”模式:
1.课程体系:开设公共卫生核心课程,并增设全球卫生、健康大数据分析等前沿科目;
2.实践训练:学生在疾控一线参与疫情处置、健康监测等项目,如新冠肺炎防控、地方病流行病学调查等;
3.联合培养: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机制,共享教学资源。
国际合作与交流
作为全球公共卫生网络的重要节点,该院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疾控中心(CDC)等国际机构开展联合研究,例如参与跨国疫苗效果评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应对等。每年选派学生赴海外交流,并承办国际学术会议,推动我国公共卫生研究成果的全球传播。
社会服务与政策支撑
研究生院深度参与国家公共卫生决策:
为《全国地方病防治规划》《“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等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师生团队直接介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如参与汶川地震卫生救援、问题疫苗事件评估等;
通过健康教育项目、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等行动,推动公共卫生知识普及。
招生与就业前景
每年通过全国统考和推免渠道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涵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各分支。毕业生主要流向各级疾控中心、三甲医院公共卫生科、国际卫生组织及医药企业研发部门,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多数成长为行业骨干力量。
学术资源与特色期刊
依托中国疾控中心的信息网络,研究生可访问全球疾病监测数据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库等资源。院属《中华地方病学杂志》是我国地方病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发表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成果,并为学生提供论文发表平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生院通过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持续强化在公共卫生教育领域的引领地位。其“研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跨学科协同的科研生态,以及扎根中国实际的公共卫生解决方案,不仅塑造了独特的学术品格,更为守护国民健康构筑起坚实的人才防线。
版权: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cdzily.com/article/dfd0654423f6bbbc.html
-
填写壹分支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出票日期用大写数字,如“贰零贰叁年玖月贰拾日”;收款人写全称,个人写姓名,单位写全称;大小写金额都要填,大写顶格写且规范,小写前加“¥”;用途如实填写;出票人签名要与预留银行印鉴一致并清晰盖章。
-
考研调剂后安排工作,要先了解专业就业方向,再针对性提升技能、积累实践经验,同时优化求职策略,如此才能在新专业领域找到合适工作。
-
费用归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中费用分类、汇总和记录的过程。需遵循受益、配比等原则,方法有直接和间接归集。它能准确计算成本,帮助企业控制费用,对财务管理意义重大。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