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 2025-02-24 10:23:51 问题描述
已帮助人数890

2026年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航空工业第613研究所研究生院介绍(机构概况)

https://www.jiaokan.cn/archiver/baidu-htm-mid-21.html

已解决

评论 最佳答案1个精准回答,由 企业内部控制回答
问题详情

2026年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航空工业第613研究所研究生院介绍(机构概况)

最佳答案

中国航空工业第613研究所(简称“中航613所”)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航空火控系统与光电探测技术领域的核心科研机构。其研究生院作为国内军工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特色,形成了独具优势的教育体系,为航空装备研制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这一研究生教育平台的特点与价值。

历史沿革与机构定位

中航613所的前身可追溯至1970年成立的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经过五十余年发展,已成长为我国唯一的航空火力控制系统专业研究所。研究生院依托研究所的军工科研实力,2000年前后逐步建立硕士培养体系,2010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涵盖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链。作为军工央企下属科研院所,其教育定位聚焦于解决国防装备研发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培养“既能攻关前沿理论,又懂工程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学科布局与研究方向

研究生院设置三大核心学科:光学工程系统工程(属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导航制导与控制。具体研究方向包括:

航空火控系统总体设计:涉及火力控制算法、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光电探测与对抗:涵盖红外激光探测、光学成像制导等前沿领域;

机载任务处理系统:开发飞行任务计算机、座舱显示系统等关键设备。

学科设置紧扣航空装备研制需求,例如在歼击机火控雷达、舰载机光电吊舱等项目中形成技术突破。

培养模式与资源优势

采用“1+2”分段培养机制:第一年在中国航空研究院完成基础课学习,后两年在研究所参与实际科研项目。这种模式使学生能深度接触国家重大专项,如某型隐身战机火控系统研制,实践环节占比超过60%。研究所配备价值数十亿元的航空电子综合实验室光电对抗仿真平台等设施,研究生可直接操作飞行模拟器、激光雷达测试台等高端设备。

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

导师团队由39名省部级专家领衔,80%具有型号总师或分系统负责人经历。例如某博士生导师曾主持国产航母舰载机着舰引导系统研发,其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研究所下设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与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承担国家863计划装备预研专项等课题。

招生政策与就业保障

每年招收约30名硕士研究生,实施公费定向培养政策:免除学费并提供每月2000元生活补贴,课题阶段额外发放科研津贴。毕业生须签订5年服务协议,主要进入中航工业旗下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等单位,近年就业率保持100%。2023年起试点招收工程博士,面向航空主机厂所在职工程师。

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

通过中意航空电子联合实验室等平台,与意大利莱昂纳多公司、法国泰雷兹集团开展技术合作,研究生可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会议。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莫斯科航空学院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进行短期访学,近三年有12篇研究生论文入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论文集。

报考条件与选拔机制

招生侧重军工对口院校,要求考生来自自动化、光电信息、计算机等专业。初试科目包含《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等军工特色课程,复试增设武器系统分析专题测试。2024年起试点“科研潜力评估”,通过模拟火控算法编程、光学系统故障排查等实操环节选拔人才。

社会贡献与行业影响

近五年培养的研究生参与研制了歼-20综合显示系统直-20舰载型光电搜救设备等装备,3人获国防科技工业杰出青年奖。研究所开发的飞行员头盔瞄准系统已出口至巴基斯坦、埃及等国,相关技术衍生出民用产品如机场跑道异物监测雷达,形成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

作为军工科研与高等教育结合的典范,中航613所研究生院通过“项目驱动式”培养,破解了装备研制中的百余项技术难题。其教育模式不仅为国防事业锻造精锐力量,更在光电机一体化、智能火控等领域形成自主技术体系,持续推动我国航空工业从跟踪仿制向自主创新跨越。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