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院介绍(机构概况)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教育体系依托研究所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学科交叉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地学机构之一,该所不仅承载着国家地球科学研究的战略使命,更通过创新性的教育机制,培养了大批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行星科学等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人才。其教育体系深度融合科研与教学,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技术应用的完整知识链。
历史沿革与学科定位
研究所前身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南京地质研究所和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1999年通过整合地质研究所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实现学科融合。研究生院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聚焦固体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及资源环境问题,形成了覆盖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行星科学、科学技术史五大一级学科的培养体系。2020年后增设行星科学方向,涵盖行星内部物理、行星化学等前沿领域,直接服务于国家深空探测战略。
多层次的学位授权体系
研究所拥有完整的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培养资格,设有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三个博士后流动站。在学位授权方面,除传统理学学科外,特别强化工学交叉,如地质工程二级学科培养资源勘探技术人才。2023年数据显示,在读研究生达694人(含24名留学生),博士后113人,形成“本-硕-博-博士后”全链条培养格局。
顶尖的师资队伍
研究生导师队伍包含1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3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1人。例如,李金华研究员作为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主任,同时担任博士生导师,其团队在生物地磁学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创新性实施“导师组”制度,通过跨学科导师联合指导,强化研究生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能力。
先进的科研支撑平台
建有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及5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地球与行星物理、页岩气与地质工程等),配备地球物质成分分析、深部结构探测、地学大数据等九大技术平台。以古地磁与年代学实验室为例,其拥有V8大地电磁探测系统、高温高压反应设备等尖端仪器,支撑研究生直接参与青藏科考、深部资源探测等国家重大项目。
创新型培养模式
推行“理论+实践+国际化”三维培养体系:
1.野外教学:开设阿尔卑斯地质实习、狼牙山地震台站布设等特色课程,强化实地科研能力;
2.学术训练: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参与1项国家级项目,2000年以来毕业生主导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2项;
3.国际联合培养:与德国、意大利等共建中德地热中心,研究生可参与国际热流委员会项目。近五年15人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6人获院长特别奖。
学科交叉与前沿探索
通过设立地学菁英班(2012年)和赵九章科学英才班(2010年),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跨学科人才。在行星科学领域,自主研发的科学载荷已应用于深空探测任务。典型案例包括李金华团队利用趋磁细菌研究古地磁场演变,将微生物学与地球物理深度交叉。
招生选拔与奖助体系
年招收硕士约100人、博士120人,推免生占比超过60%。设立地学攀登奖学金,博士生国家奖学金覆盖率约8%。招生注重科研潜力评估,2023年调剂录取环节要求考生提交专利、专著等创新能力证明。近年新增空间环境探测、人工智能地学应用等方向,响应技术变革需求。
社会服务与成果转化
研究生深度参与卡脖子技术攻关,如MEMS传感器研发使我国深部探测装备国产化率提升至70%。在页岩气开发、地质灾害预警等领域,多项专利技术(累计授权1320件)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转化。毕业生中约40%进入自然资源部、中石油等机构,成为资源勘探核心力量。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院通过学科交叉、平台支撑与机制创新,构建了贯通“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的人才培养生态。其教育实践不仅推动着地球科学理论的突破,更在国家资源安全、深空探测等战略领域持续输出高端人才,彰显了国立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的示范价值。
版权: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cdzily.com/article/e590904a122947e6.html
-
财产损失计入科目需根据其类型及产生原因来确定。存货因自然灾害入营业外支出,收发差错等先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再按情况转;固定资产正常报废或意外毁损净损失多入营业外支出;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入坏账费用等。
-
企业购买打印机时,会计分录的处理需根据打印机的价值和用途来确定。价值较低的打印机作为低值易耗品核算,购买时借记“低值易耗品”,贷记“银行存款”等,领用时根据部门借记“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贷记“低值易耗品”。价值较高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打印机,购买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投入使用后每月计提折旧,借记相关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
-
查询会计师证书的方法有多种。可通过官方网站,输入个人姓名、身份证号、证书编号等信息进行查询;也可拨打当地财政部门或会计管理机构的咨询电话,提供个人信息后由工作人员帮忙查询;还可亲自前往当地相关机构,在了解其工作时间和地址并携带好身份证明及证书材料后进行查询。不同地区查询方式可能不同,建议选择官方渠道,确保信息准确安全。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