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购入固定资产是常有的事儿,可这购入固定资产后该怎么进行账务处理呢?这对于不少财务人员来说是必须要清楚掌握的。
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如果购入的固定资产不需要安装,账务处理相对简单些。比如企业购入一台价值50000元的办公电脑,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税额6500元,款项通过银行存款支付。此时,应按照固定资产的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等,借记“固定资产”科目,金额为50000元,按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金额为6500元,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金额为56500元。
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要是购入的固定资产需要安装,账务处理就会多几个步骤。假设企业购入一台生产设备,买价100000元,增值税税额13000元,另支付运输费等杂费2000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首先,购入时将设备的买价、相关税费等先计入“在建工程”科目,借记“在建工程”102000元(100000+2000),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0元,贷记“银行存款”115000元。然后,在安装过程中发生安装费用3000元,通过银行存款支付,这时要借记“在建工程”3000元,贷记“银行存款”3000元。最后,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要将“在建工程”的累计成本结转到“固定资产”科目,借记“固定资产”105000元(102000+3000),贷记“在建工程”105000元。
购入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要根据其是否需要安装来准确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编制,确保企业的财务账目准确清晰地反映固定资产的购入情况,这对于企业准确核算成本、资产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