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有时会遇到签订的合同出现亏损的情况,那亏损合同的预计负债该如何处理呢?这是很多企业财务人员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明确亏损合同的定义
亏损合同,简单来说就是履行合同义务不可避免会发生的成本超过预期经济利益的合同。比如,企业与客户签订了一份产品销售合同,按照合同约定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生产出来按合同价销售就会亏损,这就是典型的亏损合同。要处理其预计负债,首先得准确判断是不是属于亏损合同的范畴哦。
判断是否满足确认预计负债的条件
不是所有的亏损合同都要确认预计负债的。只有当该合同存在标的资产时,对标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按规定确认减值损失,如果预计亏损超过已确认的减值损失,才将超过部分确认为预计负债。要是合同不存在标的资产,且满足履行合同义务不可避免会发生的成本超过预期经济利益这个条件,就应当确认预计负债啦。
计量预计负债的金额
一旦确定要确认预计负债,那接下来就要准确计量其金额咯。对于存在标的资产的亏损合同,预计负债的金额应当是执行合同的损失和撤销合同的损失两者中的较低者。而对于不存在标的资产的亏损合同,预计负债的金额应当按照履行该合同的成本与未能履行该合同而发生的补偿或处罚两者之中的较低者来确定呢。
后续的账务处理
确认了预计负债后,在账务处理上也要规范哦。比如借记“营业外支出”等科目,贷记“预计负债”科目。之后随着情况的发展,如果实际发生的损失与预计负债金额有差异,还需要对预计负债进行调整呢,调整时也是要按照相应的会计准则来规范操作的呀。
亏损合同的预计负债处理需要我们清晰判断合同情况、准确确认条件、合理计量金额以及规范账务处理呀,这样才能在财务核算上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呢,和开头提到的准确处理亏损合同预计负债对企业财务很重要相呼应哦。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