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了解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这就涉及到营运能力的计算。那么究竟如何计算营运能力呢?
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营运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计算公式是: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其中,平均总资产一般是用期初总资产加上期末总资产的和除以2来得到。这个指标反映了企业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周转的次数,周转次数越多,说明企业总资产运营效率越高,资产经营管理的效果就越好。比如一家企业营业收入为500万元,期初总资产是400万元,期末总资产是600万元,那么平均总资产就是(400+600)÷2=500万元,总资产周转率就是500÷500=1次,意味着企业总资产在这一时期内周转了1次。
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同样关键,其计算公式为: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平均流动资产的计算方式和平均总资产类似,也是期初流动资产与期末流动资产之和除以2。该指标主要体现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假设一家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期初流动资产200万元,期末流动资产300万元,平均流动资产就是(200+300)÷2=250万元,流动资产周转率则为300÷250=1.2次,表明流动资产在这段时间周转了1.2次,周转速度相对较快。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是: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平均存货余额是期初存货余额与期末存货余额的平均值。它反映了企业存货的周转情况。例如企业营业成本为200万元,期初存货余额80万元,期末存货余额120万元,平均存货余额为(80+120)÷2=100万元,存货周转率就是200÷100=2次,即存货在这期间周转了2次,周转次数越高,通常意味着企业存货管理水平较好,存货积压的情况较少。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是: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由期初应收账款余额和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求平均得到。它能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回收的速度。比如企业营业收入400万元,期初应收账款余额100万元,期末应收账款余额150万元,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为(100+150)÷2=125万元,应收账款周转率便是400÷125=3.2次,说明企业应收账款在这段时间周转了3.2次,周转次数多说明企业收账速度快,资金被占用的时间短。
通过对这些不同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就能较为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营运能力状况,从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