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层次需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分类体系进行准确定位。根据教育部备案信息,该校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层次明确标注为"专科(高职)"。作为浙江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学前教育师范类高职院校,其前身可追溯至1959年的宁波市教师进修学校,2019年改制为现名。学校现有杭州湾、宁波两校区,占地518亩,全日制在校生6120人,开设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等14个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入选浙江省第二轮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名单。
一、历史沿革:从教师进修到师范高职
该校的发展轨迹印证其专科定位:
- 成人教育奠基期(1959-2018):前身为宁波市教师进修学校,1984年升格为宁波教育学院,承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职能,累计培训学员超10万人次;
- 高职转型阶段(2019-2024):2018年启用杭州湾新校区,2019年改制为专科院校,2020年学前教育专业群入选浙江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
- 提质创优阶段(2025-):2025年启动与嘉兴大学联合培养小学教育专升本项目,规划2030年前申报职业本科专业。
二、办学定位:专科层次的核心特征
多维度验证其职业教育属性:
- 招生体系:
执行专科批录取标准,2025年"三位一体"招生中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165分,文科278分,音乐教育专业学考折算成绩需达190分以上; - 培养模式:
推行"2+1"教学模式(2年理论学习+1年实践),与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共建长三角首个教学研究基地,建有154家教学实践基地; - 证书颁发:
毕业生获发普通专科毕业证书,与本科院校的学士学位证书存在本质区别,但可通过专升本渠道升入嘉兴大学等本科院校。
三、教育特色:学前教育的创新实践
该校在专业建设上形成三大核心优势:
- 政校行企协同育人:
牵头成立全国幼专院校高质量发展联合体,与阿里巴巴、宁波市教育局等共建15个产业学院,开发"新锐—骨干—名师"进阶式培训课程体系; - 数字化教学改革:
入选教育部"数字校园"试点学校,建成元宇宙实训中心,开发全息影像教学系统,护理专业护士执业资格通过率达85%; - 国际标准输出:
在东盟国家设立"班·墨学院",与韩国东明大学合作开设学前教育中韩班,输出"0-3岁保育教育"课程标准。
四、社会贡献:教育生态的构建者
办学成效获得多方认证:
- 人才培养:
学前教育师范生专升本率位列浙江高职第5,学生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2项、全国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 师资培训:
年均开展乡村教师培训3万人次,完成新疆、西藏等地教育帮扶项目近百批次,惠及教师300余万人次; - 决策服务:
牵头编制《宁波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指南》,16项研究成果被教育部等政府部门采纳。
五、发展前瞻:职业教育的升格探索
面对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求,该校正推进三大战略:
- 层次突破计划:
与嘉兴大学合作培养小学教育专升本学生,规划申报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职业本科专业; - 产教融合深化:
成立宁师幼教集团和培训集团,参与建设10个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共建课程资源占比达68%; - 文化传承创新:
建设全国第二家儿童研究院,开发戏曲动作捕捉系统,年均组织教学实践演出200余场。
这所承载66年师范基因的职业院校,在"厚德润艺·为师立范"的校训指引下,虽未达到传统"一本"院校层次,却走出了一条"专科特色、师范标杆"的创新之路,为长三角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