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时,不少人会选择租用土地来开展业务,然而,租用土地涉及到缴税的问题却让许多人感到困惑。究竟租用土地该如何缴税呢?这就需要我们详细了解相关的规定和要点。
明确纳税主体
一般来说,土地租用过程中,取得土地租金收入的一方,也就是出租方,通常是主要的纳税义务人。出租方需要就其取得的租金收入按照规定缴纳相关税费。但在某些特殊约定的情况下,比如双方在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由承租方承担相关税费,那么承租方就需要按照约定履行纳税义务了。所以,首先要确定到底是谁应该承担缴税责任,这是关键的第一步。
涉及的主要税种
1.增值税:如果出租方是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等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的主体,其出租土地取得的租金收入要按规定缴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租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而一般纳税人出租其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则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税,适用税率为9%。小规模纳税人出租土地,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征收率为5%。
2.房产税:虽然土地本身不属于房产税的征税对象,但如果在租用的土地上有房产附着,并且房产是由出租方持有,那么出租方需要就房产部分缴纳房产税。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具体减除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没有房产原值作为依据的,由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参考同类房产核定。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税率为12%。
3.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是由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缴纳。在租用土地的情况下,如果租赁合同中未明确规定由承租方缴纳,那么通常是由出租方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规定税额计算征收。不同地区的税额标准会有所不同,一般大城市每平方米年税额1.5元至30元;中等城市每平方米年税额1.2元至24元;小城市每平方米年税额0.9元至18元;县城、建制镇、工矿区每平方米年税额0.6元至12元。
4.印花税:对于土地租赁合同,签订合同的双方都需要缴纳印花税。按照租赁合同金额的千分之一贴花,税额不足一元的按一元贴花。
缴税的具体流程
1.税务登记:无论是出租方还是承租方承担缴税义务,都需要先进行税务登记,如果已经有税务登记的则无需重复办理。税务登记是后续准确缴税的基础,确保税务部门能够准确掌握纳税人的相关信息。
2.确定计税依据:根据所涉及的不同税种,准确确定计税依据。如增值税要明确租金收入是否符合简易计税或一般计税的条件,以此来确定应纳税额;房产税要分清是按房产原值还是租金收入计税等。
3.申报纳税: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期内,纳税人要如实填写纳税申报表,将相关的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等信息准确填写后,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可以选择线上申报,通过电子税务局等平台便捷操作,也可以前往当地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进行线下申报。
租用土地缴税并非十分复杂,但需要我们清楚了解各个环节的规定和要求。明确纳税主体、知晓涉及的主要税种以及熟悉缴税的具体流程,这样就能在租用土地过程中依法依规完成缴税义务,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