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营业税返还的情况,那这部分返还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呢?这是很多财务人员关心的问题,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
明确营业税返还的性质
首先要清楚,营业税返还通常是因为符合某些特定政策规定而获得的。比如企业符合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后给予的返还。这部分返还本质上属于政府补助的一种,在做账时要依据政府补助的相关会计准则来处理。
不同情况的账务处理方法
1.如果企业收到的营业税返还是与收益相关的,并且是用来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那么在收到返还时应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相关费用或损失发生的期间,再将递延收益分期计入当期损益。例如,企业收到一笔用于未来研发项目费用补偿的营业税返还,收到时先计入递延收益,当研发项目开展发生费用时,再按相应比例将递延收益转为当期损益。
2.要是营业税返还是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就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比如企业之前因某项业务缴纳了较多营业税,后来因政策调整获得返还,这笔返还就是对已发生支出的补偿,收到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中的“营业外收入”科目。
相关的会计分录示例
假设企业收到一笔与收益相关且补偿以后期间费用的营业税返还10万元。收到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100000
贷:递延收益100000
当后续相关费用发生5万元时,将递延收益转当期损益的分录为:
借:递延收益50000
贷:营业外收入(或其他相关损益科目)50000
若是收到一笔补偿已发生费用的营业税返还8万元,会计分录则为:
借:银行存款80000
贷:营业外收入80000
营业税返还的账务处理要根据其性质以及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关联情况,准确按照会计准则来操作,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和合规。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