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货物运销环节有时可能会出现亏损的情况,那这时候该如何准确记账呢?这是不少企业财务人员关心的问题,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
明确亏损原因
要准确记账,首先得清楚货物运销亏损是怎么产生的。可能是运输途中货物的损耗,比如易碎品在搬运过程中出现了部分破损;也可能是市场行情变化,导致货物售价低于成本价;又或者是销售策略失误,比如定价过高无人问津,最后只能低价处理等等。明确了具体的亏损原因,才能针对性地进行账务处理。
运输损耗类亏损记账
如果是运输过程中的正常损耗,比如煤炭在运输时由于风吹等自然因素有一定量的散失,这部分损耗通常会分摊到剩余完好的货物成本当中。假设购进煤炭100吨,总成本10万元,运输后损耗了5吨,那剩余95吨煤炭的单位成本就变为10万÷95吨了,在记账时按照调整后的单位成本来记录库存商品的价值。而如果是运输事故等非正常损耗,要先将损失的货物价值从库存商品中转出,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确定责任后,再做进一步的处理,比如由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就计入其他应收款等。
市场行情变化导致亏损记账
当市场行情不佳,货物只能以低于成本价销售时,就会产生亏损。比如购进一批服装成本是5万元,由于市场上同类产品过多,最后只能以4万元卖出。在记账时,按正常的销售业务记录销售收入4万元,同时结转成本5万元,这样就体现出了1万元的销售亏损,这部分亏损会在利润表的营业利润项目中反映出来,从而影响企业的整体利润情况。
销售策略失误亏损记账
若是因为销售策略失误,比如定价过高导致货物积压,最后不得不降价销售产生亏损。记账方式与市场行情变化导致亏损类似,也是如实记录销售收入和结转成本,体现出亏损金额。并且在后续制定销售策略时,要吸取教训,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货物运销出现亏损时,要依据亏损的具体原因,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准确地进行账务处理,这样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为企业后续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