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办学层次具有明确的专科高职属性。作为黄山市唯一公办高职院校,该校执行高职专科批招生,2025年单招计划覆盖旅游管理、护理、茶艺与茶文化等26个专业,学费标准严格遵循公办院校收费标准,与本科一批次存在显著差异。学院由原黄山卫生学校、黄山茶业学校等四所中专合并组建,现占地430亩,建筑面积16.05万平方米,构建了"文旅+健康+数字"三大专业集群,是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
一、办学定位:职业教育的专科实质
该校的"非一本"属性由法定办学层次与教育体系决定:
- 职教基因传承:2010年由四所中专升格组建,2025年获批安徽省"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单位,现有在校生6000余人,教职工规模达500余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5%以上。
- 专科批次特性:执行分类考试招生制度,2025年与安徽省行知学校等中职开展联合培养,文化素质测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合卷),总分200分,显著低于普通本科线。
- 教育类型定位:全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参与高校,建有138个校内实训室和52个校外实训基地,教学设备总值超1.2亿元。
二、专业建设:文旅融合的职教标杆
依托三大特色专业群形成核心竞争力:
- 旅游管理群:涵盖民宿管理与运营、研学旅行等10个专业,建有黄山民宿产业学院,2025年与黄山学院开展旅游管理专升本联合培养。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个,安徽省高水平特色专业2个,人才培养模式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 大健康集群:护理专业连续三年蝉联安徽省技能大赛金奖,直属中医医院占地70.5亩,年培养医护人才800余名。
- 数字技术延伸: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开设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专业,与华为共建ICT人才培养基地,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超85%。
三、培养模式:双元协同的育人机制
其"非遗传承+现代职教"体系成效显著:
- 现代学徒制试点:雕刻艺术设计专业引入徽州三雕非遗传承人,实行"大师工作室+项目制"教学模式,年完成非遗文创订单2000余件。
- 1+X证书融通:茶艺与茶文化专业可考取评茶员、茶艺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双证率"连续五年保持100%。
- 竞赛育人成果:2024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茶艺队连续三年包揽安徽省茶文化创新大赛金奖。
四、社会贡献:大黄山建设的职教引擎
通过"校地共生"模式服务区域发展:
- 就业服务体系: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0%,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占黄山市导游岗位35%,年培训文旅从业人员3000人次。
- 非遗传承创新:作为安徽省非遗教育传习基地,年开展徽州剪纸、祁门红茶制作等非遗培训20期,开发数字非遗产品87项。
- 乡村振兴助力: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建立"企业+农户+实训基地"产业链,带动287个行政村茶农年均增收1.5万元。
从四校合并到拥有6个二级学院的现代化职教航母,这所院校用十五年践行着"崇技强能"的职教使命。其"专科"实质在于:以服务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为导向,通过"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教学过程对接生产流程"的双对接机制,培育"懂技术、有文化、能创新"的现代文旅人才。在争创国家级"双高计划"院校进程中,这所坐拥26个专业、6000在校生的职业院校,正以"立德树人、崇技强能"的校训精神,谱写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黄山篇章。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