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常常会遇到原材料计划价需要调整的情况,而由此产生的差异该如何准确记账呢?这是不少财务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
了解原材料计划价调整差异的产生
企业为了核算方便等原因,会对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法。但实际采购价格等因素可能会导致计划价与实际价出现偏离,当对计划价进行调整时,就会产生差异。比如,原来计划某原材料每吨1000元,后来因市场行情等变化,调整为每吨1200元,这每吨200元的差价就是调整差异。
记账的科目设置
对于原材料计划价调整差异,一般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来核算。当计划价调高时,比如上述例子中从1000元调到1200元,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此时应借记“原材料”(按调整后的计划价入账),贷记“材料成本差异”(差异额);若计划价调低,实际成本低于计划成本,就借记“材料成本差异”,贷记“原材料”。
具体记账实例
假设企业购进一批原材料,计划成本为50000元,后因市场波动调整计划价,调整后计划成本变为55000元,产生差异5000元(调高)。记账时,应借记“原材料”5000元(按调整后的计划价增加额入账),贷记“材料成本差异”5000元。
反之,若调整后计划成本变为48000元,差异2000元(调低),则借记“材料成本差异”2000元,贷记“原材料”2000元。
准确记录原材料计划价调整差异对于企业清晰反映原材料成本、准确核算利润等都有着重要意义,财务人员要熟练掌握相关记账方法,以保障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