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保本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于企业制定生产计划、控制成本以及评估盈利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保本量究竟怎么求呢?
保本量的定义与意义
保本量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时的销售量。也就是说,当企业达到保本量时,既不会盈利也不会亏损。了解保本量有助于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避免盲目扩大生产导致亏损,同时也能为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提供依据。
保本量的计算公式
保本量的计算公式为: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其中,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不随产品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厂房租金、设备折旧等;单位产品售价是指产品的销售价格;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是指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加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例如,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0000元,单位产品售价为2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0元。那么,该企业的保本量为:10000÷(20-10)=1000(件)。
如何应用保本量进行决策
企业可以根据保本量来制定生产和销售计划。如果市场需求大于保本量,企业可以考虑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盈利;如果市场需求小于保本量,企业则需要谨慎考虑生产规模,避免出现亏损。-企业还可以通过调整产品价格、降低成本等方式来改变保本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保本量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合理计算和应用保本量,企业可以更好地规划生产和销售,提高经济效益。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