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存货是一项重要的资产。然而,市场情况多变,存货有可能出现价值下跌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那存货跌价准备该如何记账呢?这可是个很关键的财务处理环节。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情况
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时,就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可变现净值,简单来说,就是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比如一批原材料,原本采购成本是10万元,但由于市场上该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现在预计通过加工销售后能收回的金额只有8万元,这时候就满足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条件。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记账方法
企业应设置“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进行核算。当确定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借方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这个科目反映的是企业因资产减值而产生的损失;贷方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用来记录存货跌价准备的增加额。例如,上述原材料需计提2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记账分录就是:
借:资产减值损失2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20000
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记账
要是后续情况发生变化,比如市场回暖,之前计提了跌价准备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有所回升,且回升后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存货的账面价值了,那么就可以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多计提的部分。此时,借方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减少之前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贷方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冲减之前确认的减值损失。假设之前计提的2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现在由于市场变化只需计提1万元了,那么转回的1万元记账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1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10000
存货跌价准备结转的记账
当存货销售或者领用等情况发生时,需要把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行结转。如果是销售存货,在结转销售成本的同时,要把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也结转掉。假设上述原材料后来以7万元价格销售出去了,那么在结转销售成本时,除了正常结转原材料的成本(假设是8万元)外,还要把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1万元进行结转。记账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70000
存货跌价准备10000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等)80000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存货跌价准备在不同情况下的记账处理方式。从计提到转回再到结转,每一个环节都有其对应的记账规则,企业财务人员准确掌握这些规则,对于正确反映企业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