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财务处理中,经常会遇到暂估原材料的情况。比如说,企业已经收到了原材料并且投入使用,但供应商的发票却还没有及时送达,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暂估入账处理了,那暂估原材料该如何做分录呢?
暂估时的分录
当遇到上述情况,我们要按照暂估的金额来入账。一般来说,借方记“原材料”科目,这里的金额是我们预估的原材料价值哦。贷方则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这样就完成了暂估原材料时的基本分录操作啦,通过这个分录,能在账面上先反映出企业已经拥有了这批原材料以及相应产生的负债情况呢。
收到发票后的分录调整
等之后收到了供应商送来的发票,这时候就要对之前的暂估分录进行调整啦。首先要把之前暂估入账的分录红字冲回,也就是做一笔和之前暂估分录一模一样的分录,不过金额要用红字表示哦。这样做的目的是把之前暂估的记录给冲掉,以便按照发票的实际金额重新准确入账。
然后,按照发票上的实际金额,再次做分录。借方还是记“原材料”科目,不过这时候的金额就是发票上准确的金额啦。如果发票金额和之前暂估的金额有差异,那就要根据差异情况来调整“应付账款”等相关科目哦。贷方就记“应付账款”(这里是实际的供应商账户啦,不是暂估应付账款那个明细科目了)。
暂估原材料做分录是企业财务处理中常见且重要的一环,它能让企业在未收到发票的情况下,也能较为准确地在账面上反映原材料的情况以及相关的财务关系,并且在收到发票后通过合理的调整分录,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