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院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高校研究生教育机构,依托深厚的行业背景与学科积淀,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其发展历程、科研实力与教育模式在能源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为行业输送了大量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53年设立的勘探技术硕士点,2003年学校更名后正式成立研究生院。作为原石油工业部直属院校,现为陕西省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共建高校。其定位聚焦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围绕“双碳”目标深化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技术等方向研究,2023年获批复杂难动用油气勘探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标志着其在特殊油气资源开发领域的技术突破。
学科体系与优势领域
研究生院构建了覆盖能源全产业链的学科群,拥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全国排名第六)及15个硕士一级学科。特色方向包括:
油气智能钻采:研发井下智能导向系统,提升超深井开采效率
非常规油气开发:在页岩气压裂液体系、煤层气储层改造领域取得专利40余项
能源装备数字化:开发油气管道智能监测平台,应用于中俄东线等国家工程
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群,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创新链:
1.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研究院:近五年承担国家油气重大专项12项,研发致密油开采技术使采收率提升8%
2.能源新材料研究中心:开发耐高温钻井液材料,突破180℃井下应用瓶颈
3.人工智能油气田实验室:构建数字孪生系统,实现油田生产动态实时优化
科研经费连续10年破亿,2024年技术转让收入达1.2亿元,居陕西高校前三。
导师团队与培养机制
实行“学术导师+企业导师”双轨制,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青5人。独创培养特色包括:
项目驱动式教学:硕士生人均参与省部级项目1.2项
现场工程师计划:与长庆油田共建现场教学基地,研究生驻场研发周期不少于6个月
国际联合指导: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等开展博士联合培养,近三年派出访学研究生127人
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26年超93%,2024届主要就业方向:
能源央企:中石油、中海油等录用占比41%
高端装备制造:如杰瑞石油、三一重工等技术研发岗
新兴能源领域: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岗位增长35%
深造方面,年均15%毕业生进入清华、中科院等攻读博士,推免生中82%获985高校录取。
国际合作与交流
构建全球能源教育网络:
双学位项目:与俄罗斯国立石油天然气大学实施“2+2”培养
国际科研平台:牵头成立丝绸之路能源高校联盟,覆盖12国23所高校
来华留学教育:设立全英文授课硕士项目,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留学生占比65%
招生选拔与奖助体系
实施多元化选拔机制:
本硕博贯通培养:在石油工程等专业试点,优秀本科生可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
行业专项计划:面向油田子弟设立定向招生名额,毕业履约服务期5年
奖助金额年均1.8万元/人,设立“铁人奖学金”等企业专项基金。
校园资源与支撑条件
三大校区功能分明:
雁塔校区:集中石油主干学科实验室,拥有亚洲高校最大钻井模拟实训中心
鄠邑校区:新建新能源材料中试基地,配备球差电镜等高端仪器
明德校区:打造能源经济管理智库,建有省级能源政策仿真实验室
生活保障方面,研究生公寓实现独立卫浴全覆盖,建有西北高校首个井下作业VR实训室。
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院通过深耕能源领域关键技术、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持续强化在非常规油气开发、智能油田建设等方向的研究优势。其培养体系紧密对接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需求,为研究生提供从理论创新到工程实践的全链条成长路径,成为推动我国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人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