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计工作中,常常会面临如何更全面、深入地开展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延伸审计。这对于确保审计质量、发现更多潜在问题至关重要。
明确延伸审计的目标
要做好延伸审计,首先得清楚目标是什么。是为了进一步核实被审计单位相关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还是为了追踪资金流向等。比如在对一个项目资金的审计中,若发现部分资金去向不明,那延伸审计的目标就是顺着资金流向,找到这些资金到底用在了何处,是否存在违规挪用等情况。只有明确了目标,后续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拓展审计范围
不能仅仅局限于被审计单位本身提供的资料和数据。要延伸到与之相关的上下游单位、关联企业等。例如对一家制造业企业审计,除了审查其自身财务账目,还要延伸到原材料供应商、产品销售商等。看看在原材料采购环节是否存在价格虚高、在销售环节是否有收入未如实入账等问题。通过拓展范围,能更全面地掌握情况。
深入挖掘数据和信息
不仅要关注表面的数据,更要深入挖掘其背后隐藏的信息。对财务数据进行细致分析,对比不同年度、不同项目的数据变化。如发现某项费用在某一年度突然大幅增加,就需要进一步调查原因。可能是业务拓展导致的正常增长,也可能是存在不合理的开支。同时,还要关注非财务信息,像企业的经营决策、市场环境变化等,这些都可能对审计结果产生影响。
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协作
延伸审计往往涉及多个主体。审计人员要加强与被审计单位内部不同部门的沟通,了解业务流程和实际操作情况。还要与相关监管部门、其他审计机构等进行协作。比如在对一些大型项目的审计中,可能需要与项目所在地的监管部门沟通,获取当地政策执行情况等信息,以便更准确地开展延伸审计工作。
做好延伸审计需要从明确目标、拓展范围、深入挖掘信息以及加强沟通协作等多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让审计工作更加深入、全面,真正发挥审计的监督和保障作用,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