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会计改革后,新政府会计采用了双分录的记账方式,这让不少财务人员有些摸不着头脑。那么新政府会计究竟如何进行双分录呢?
理解双分录的概念基础
新政府会计实行双分录,主要是为了同时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双重功能。财务会计遵循权责发生制,能准确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和运行情况;预算会计遵循收付实现制,着重体现预算执行情况。双分录就是在一笔经济业务发生时,既要按照财务会计的要求进行账务处理,又要按照预算会计的要求进行相应记录。
常见业务的双分录示例
比如单位购买了一批办公用品,花费5000元,通过银行存款支付。
在财务会计方面,分录为:借:业务活动费用5000,贷:银行存款5000。这里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了业务活动产生的费用以及资金的流出。
在预算会计方面,分录为:借:行政支出5000,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5000。这是从预算执行角度,记录了支出以及资金结存的变动。
再如单位收到一笔财政拨款10000元,存入银行。
财务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10000,贷:财政拨款收入10000。
预算会计分录: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10000,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10000。
双分录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准确判断经济业务是否需要进行双分录处理。并非所有业务都要做双分录,只有涉及预算收支、资产负债变动且对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有影响的业务才需双分录。
其次,要正确区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科目使用。两者有各自对应的科目体系,不能混淆,比如财务会计的“业务活动费用”和预算会计的“行政支出”虽都与费用支出有关,但核算范围和口径有差异。
通过以上对新政府会计双分录的介绍,从概念理解到具体业务示例,再到注意事项,能让大家对新政府会计如何进行双分录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准确运用双分录进行账务处理。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