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成绩公布之后,不少同学会面临一个选择——预调剂。但很多人心里都有个疑问,预调剂对考研到底有影响吗?这可关系到大家能否顺利进入理想院校,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
什么是预调剂
预调剂是指在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公布后,部分招生单位会提前发布调剂信息,考生可提前填写调剂意向,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需求及相关要求等。它有点像是正式调剂的“预演”,能让考生提前知晓一些可能的调剂机会。
预调剂对考研的积极影响
首先,增加机会。对于那些成绩不太理想,可能无法进入一志愿复试或者在一志愿复试中竞争力不强的考生来说,预调剂能让他们提前锁定一些有可能接收调剂的院校。这样就多了一条后路,不至于在一志愿复试结果不理想后才手忙脚乱地找调剂。
其次,熟悉流程。预调剂的流程和正式调剂有相似之处,通过参与预调剂,考生能更清楚地了解调剂是怎么回事,比如如何填写调剂信息、怎样和招生单位沟通等。等到正式调剂时,就能更加得心应手,减少因不熟悉流程而出现的失误。
预调剂对考研的可能影响
不过,预调剂也并非完全没有“小麻烦”。一方面,如果考生参与了预调剂并且被某院校预录取,而之后一志愿又通知其进入复试,这时考生就需要慎重考虑了。因为有的预调剂院校可能会要求考生在一定时间内给出是否确认录取的答复,如果确认了预调剂院校,那就意味着放弃一志愿复试机会,万一之后一志愿复试表现不错能被录取,那就会很遗憾。
另一方面,部分考生可能因为过早关注预调剂,而分散了对一志愿复试准备的精力。毕竟一志愿复试才是优先要争取的,如果因为预调剂而耽误了一志愿复试的充分准备,导致一志愿复试失利,那就得不偿失了。
预调剂对考研有一定影响,既有可能增加上岸机会、熟悉调剂流程的积极面,也存在因处理不当而影响一志愿复试等情况的风险。所以考生要根据自身成绩、一志愿复试可能性等因素,慎重考虑是否参与预调剂,权衡好其中的利弊,这样才能在考研这场“战役”中做出更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