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有时会涉及到外出经营的情况,正常来说办理外经证是规范处理外出经营业务纳税的重要环节。但要是未办理外经证,那该如何纳税呢?这可让不少企业经营者犯了难,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
未办外经证的一般纳税规定
即使未办理外经证,企业发生了外出经营业务,依然是需要依法纳税的。通常是按照实际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依照相关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比如建筑企业到外地承接工程,即便没外经证,工程取得的收入也得按建筑业相关税收政策纳税,像增值税一般按适用税率计算,可能还涉及附加税等其他税费,这些都是不能逃避的纳税义务。
可能面临的税务风险
未办理外经证就进行纳税申报,虽然履行了纳税义务,但其实存在一定风险。一方面,税务机关在核查时可能会发现未按规定流程办理外经证的情况,这可能导致企业面临一定的行政处罚,比如罚款等。另一方面,没有外经证可能会影响企业后续一些税务事项的办理,比如在外地经营项目结束后,相关税款的清算、缴纳以及回机构所在地进行税务申报等环节可能会出现衔接不畅的问题。
正确的补救措施
要是发现未办理外经证但已经开展了外出经营业务,企业应尽快补办外经证。补办流程一般是先在机构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填写相关申请表,提交外出经营活动的合同等证明材料,经税务机关审核通过后便可取得外经证。在取得外经证后,要按照规定将在外经营期间的纳税情况与外经证相关联,确保整个纳税流程完整、规范,这样也能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诸多税务麻烦。
未办理外经证时纳税虽然有相应规定,但企业还是要尽量按正规流程先办理外经证,这样既能保证依法纳税,又能避免诸多潜在的税务风险,让企业经营活动在税务方面更加规范有序。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