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关心个人所得税的缴纳问题,毕竟这关系到自己的实际收入。而其中,有些人可能会琢磨着怎么能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合理避税呢?这可就有不少讲究啦。
合理利用专项附加扣除
国家为了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推出了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像子女教育,从孩子年满3岁开始,一直到博士研究生毕业,每个子女每月都可以有1000元的扣除标准。如果你有好几个子女在接受教育阶段,那这扣除的额度可就不少啦。还有继续教育,自己参加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或者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等,都能按规定扣除一定金额。比如学历继续教育每月可扣除400元,同一学历最多扣除48个月;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可扣除3600元呢。住房贷款利息方面,如果是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住房租金呢,根据所在城市不同,也有不同的扣除标准,从800元到1500元不等。赡养老人这一项,如果是独生子女,每月可扣除2000元;非独生子女的话,可以和兄弟姐妹分摊这2000元的扣除额度,但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1000元哦。所以,大家一定要仔细梳理自己符合哪些专项附加扣除条件,充分利用起来,就能合理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啦。
合理规划年终奖金发放方式
年终奖金的发放方式不同,纳税金额也可能有很大差别。现在年终奖金有两种计税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单独计税,一种是并入综合所得计税。单独计税就是把年终奖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月度税率表来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并入综合所得计税呢,就是把年终奖和全年的工资薪金等综合所得合并在一起,按照综合所得税率表来计算纳税。一般来说,如果你的全年工资薪金所得比较低,加上年终奖后适用的综合所得税率还是比较低的档次,那选择并入综合所得计税可能更划算;但如果工资薪金本身比较高,年终奖单独计税可能会让税负更低一些。所以在发放年终奖之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算一算,选择更合适的计税方式哦。
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一些特定的行业或者情况是有税收优惠政策的。比如,个人取得的符合规定的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还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等,也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另外,对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如果符合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呀,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纳税金额呢。
个人所得税避税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哦。通过合理利用专项附加扣除、规划年终奖金发放方式以及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手段,就能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合理地降低自己的纳税负担,让自己的收入能更多地留在口袋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