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出现账外资产被变卖的情况,这时候如何正确入账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确定账外资产的来源及性质
首先要搞清楚账外资产是怎么形成的。它可能是由于之前会计核算疏忽遗漏,比如购入资产未及时入账;也可能是企业内部管理不善,某些资产未纳入正常财务监管范围。明确来源后,还需判断其性质,是固定资产、存货还是其他类型资产,不同性质资产入账方式有别。
评估变卖价值
对已经变卖的账外资产,要准确评估其变卖所得的价值。这需要参考市场同类资产价格、变卖的具体交易情况等因素。一般可通过专业评估机构评估,若金额较小且交易清晰,企业自身财务人员也可合理估算确定。
进行入账处理
如果是固定资产账外资产变卖,要先将固定资产补记入账,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科目(若是当年形成的账外资产,贷记相应成本费用科目)。然后根据变卖情况,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收到的变卖款),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再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相关清理费用、累计折旧等,最后将固定资产清理的余额结转至相应损益科目。
若是存货等流动资产账外资产变卖,补记存货时,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变卖后,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同时结转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
账外资产变卖入账需严谨按照财务规范操作,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真实。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