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财务处理中,常常会遇到费用该如何归类的问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什么样的费用可以资本化。这关系到企业资产的准确计量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相关费用
企业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前,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支出、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都可以资本化。例如,企业为建造厂房专门借款产生的利息,在厂房建造期间就可以资本化计入厂房成本。
无形资产研发阶段的相关费用
对于企业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研发过程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满足一定条件的支出可以资本化。比如,企业在开发一项新技术时,从技术可行性研究到形成无形资产前发生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如果能证明该技术具有商业价值,未来很可能带来经济利益流入,这些费用就可以资本化。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资本化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如果满足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且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两个条件,就应当予以资本化。例如,企业对生产设备进行改良,改良后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那么改良支出就可以资本化。
长期待摊费用的资本化
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受益期限内平均摊销。这些费用本质上也是一种资本化的体现。
费用能否资本化取决于其是否与资产的形成、取得或改良等直接相关,是否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且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明确什么样的费用可以资本化,有助于企业准确核算资产价值,真实反映财务状况。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