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常常会涉及到各种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这一会计要素十分重要,但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资产会计要素具体定义的是什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
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这里面包含了几个关键要点。
首先是“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这意味着资产必须是基于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而产生的。比如,企业购买了一台设备,这个购买行为就是过去的交易,设备也就成为了企业的资产。而尚未发生的交易,比如计划下个月购买的原材料,就不能确认为当前的资产。
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资产还必须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拥有很好理解,就是企业对资源具有所有权,比如企业自己建造的厂房。而控制则是指企业虽然没有所有权,但能够实际支配和使用该资源,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例如,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虽然设备的所有权在出租方,但在租赁期内,企业能够控制该设备的使用并从中获益,所以也应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这是资产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果一项资源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使它是企业过去交易形成的且企业拥有或控制,也不能确认为资产。比如,企业已经报废的设备,无法再为企业创造价值,就不应再作为资产核算。
资产会计要素的定义明确了资产的形成来源、归属以及价值特征。只有同时满足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企业拥有或控制以及预期能带来经济利益这几个条件的资源,才能被确认为企业的资产,这对于准确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