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活动中,关联交易是较为常见的现象。然而,一些企业可能会试图通过不当的关联交易方式来达到避税目的,这其实是存在很大风险且不符合规定的行为。那到底关联交易应该如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合理避税呢?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许多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会出台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存在关联交易的企业来说,要仔细研究这些政策。比如,某些地区对于特定行业的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方面有减免优惠。如果关联企业中的一方符合该行业条件,那么在进行关联交易安排时,可以适当将相关业务向其倾斜,使得符合优惠政策的企业能够充分享受减免,从而在整体上降低税负。但要注意,这种业务倾斜必须基于真实的商业需求,而不是单纯为了避税而虚构业务。
合理安排成本分摊协议
关联企业之间常常会有共同的成本支出,如研发费用、广告宣传费用等。这时候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成本分摊协议来进行避税操作。例如,两家关联企业共同投入一笔大额的研发费用,若能根据各自从研发成果中预期获得的收益比例,来合理确定分摊这笔费用的份额,那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就能准确扣除各自应承担的成本,避免因不合理分摊导致税负不均或过高的情况。不过,成本分摊协议一定要符合独立交易原则,即要像没有关联关系的企业之间那样进行公平合理的分摊。
遵循独立交易原则定价
关联交易的定价是关键环节。税务机关在审查关联交易是否合理避税时,重点关注的就是定价是否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这意味着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商品、服务等交易时,其价格应该与市场上非关联企业之间的类似交易价格相近。如果关联企业A向关联企业B销售一批货物,不能因为双方是关联关系就随意抬高或压低价格。应该参考市场上同类货物的平均售价来确定合理价格,这样既能保证交易的公平性,又能在合法的基础上实现合理避税,避免因价格不合理被税务机关认定为转移利润而进行纳税调整。
关联交易避税并非是通过不正当手段来逃避税收责任,而是要在充分了解税收法规、遵循相关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利用政策、科学安排成本分摊以及规范定价等方式,实现合法合规的税负优化。企业应正确认识关联交易避税的内涵,切勿触碰法律红线,以保障自身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