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存货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有时候会出现存货盘盈的情况,而这部分盘盈存货还可能存在减值问题,那该如何处理呢?这就需要我们仔细梳理其中的流程和要点。
盘盈存货的确认
当企业进行存货盘点时,发现实际存货数量比账面记载的数量要多,这就产生了盘盈。但首先要确保盘点过程准确无误,排除计量错误、记录疏漏等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实盘盈情况。经过严谨核实后确定的盘盈存货,才进入后续处理流程。
盘盈存货减值的评估
盘盈存货即便数量上有盈余,但也可能因为市场环境变化、产品自身特性等因素存在减值情况。这时候就需要企业的相关部门,如财务、采购、销售等协同对盘盈存货进行减值评估。比如,某电子产品企业盘盈了一批积压的电子产品,由于市场上该产品已更新换代,其市场价值大幅下降,这就存在明显减值。评估要综合考虑当前市场售价、可变现净值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是否减值以及减值的具体幅度。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账务处理
如果经评估盘盈存货不存在减值,那么应按照重置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借记“存货”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再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出进行相应处理。若存在减值情况,首先要按照可变现净值确定其入账价值,借记“存货”科目(以可变现净值入账),同时要确认减值损失,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之后同样将盘盈的存货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过渡,查明原因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盘盈存货减值的处理需要严谨确认盘盈情况、准确评估减值程度,再依据相关会计准则进行规范的账务处理,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存货管理及财务信息的准确可靠。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