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伟人故里湘潭市国家级经开区,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以"立德、博学、精谨、创新"的校训精神,矗立为中南地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的新高地。这所由湖南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而来的职业本科大学,历经20余年蜕变,于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国首批职业本科试点院校。现拥有和平、九华两大校区,占地900余亩,在校生1.63万人,构建起"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字创意"三大专业集群,2025年金平果高职院校排名位列全国第2310位。
一、办学定位:职业本科的创新实践
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层次职业高等学校,其办学层次包含高职专科与职业本科双轨并行。根据2025年招生章程,该校通过普通高考专科批次、高职单招等渠道招生,软件工程技术、大数据工程技术等职业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集中在300-450分区间。虽开展本科教育,但其招生体系、培养模式与传统"一本"院校存在本质差异,更强调"产教融合、德技双修"的职业教育属性。
办学特色体现在三方面:
- 职教类型定位:全国51所职业本科大学之一,构建"中职-高职-职业本科"贯通培养体系;
- 数字技术优势:软件工程技术专业入选国家级骨干专业,人工智能专业群获批湖南省楚怡高水平建设计划;
- 产教协同机制:与156家企业建立"订单班",开发的《虚拟仿真加工系统》获8项国家软件著作权。
二、学科建设:"数字+"专业生态体系
核心优势领域
软件工程技术专业群传承2001年建校基因,构建"前端开发-系统测试-智能应用"培养链条,配备价值5000万元的元宇宙实训室,学生参与国家级软件开发项目比例达30%。人工智能专业群依托省级数智应用创新中心,开发的ROS协作机械臂教学系统已输出至东盟国家职业院校。
新兴战略方向
"数字创意专业群"包含数字动画、数字影像设计等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动漫企业资质,学生作品《湘江战役》获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金奖。在建的智能建造专业群,与中建五局共建"BIM技术联合实验室",年均参与智慧工地建设项目20余项。
国际拓展领域
在"一带一路"沿线设立中巴职业技术学院,输出《软件开发技术标准》。与乌克兰高校开展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合作办学,引入欧洲工程师认证体系。
三、人才培养:"工匠+"育人模式
双元培养体系
实施"2+1"分段培养,电子商务专业推行"教室-直播基地-京东物流园"三级实训模式,学生参与"618"电商大促项目比例达70%。与长城信息共建的现代学徒制班,年均培养智能制造技术人才500余名。
证书贯通机制
作为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智能财税、云计算运维等26项资质覆盖全部专业。2024届毕业生人均持有2.8本职业资格证书,软件技术专业学生阿里云认证获取率达92%。
四、发展蓝图:数字中国的职教担当
数字化转型工程
投资3亿元建设"元宇宙创新港",重点研发区块链学分银行、XR虚拟开发平台。在建的数字孪生校园系统,可模拟万人级并发软件开发测试场景。
全球职教网络
深化与RCEP国家合作,2026年启动"数字工匠培养计划",面向东南亚招收留学生比例提升至15%。规划在新加坡设立"东盟软件技术研究院",推动《人工智能伦理标准》国际化。
从九华校区的工业机器人实训大厅到和平校区的数字文创展厅,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正以"类型教育、数字赋能、全球视野"的三维坐标,重塑中国职业本科教育的价值范式。通过"校企共生、课证融通、赛教一体"的育人机制,为数字经济时代培育兼具工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数字工匠。在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背景下,其"立足长株潭、服务数字中国、辐射一带一路"的办学定位,为新时代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提供了独具湖湘特色的"软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