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财务工作中,往来账的处理是一项重要且较为复杂的任务。往来账涉及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等之间的经济往来,若做账不规范,很可能导致账目混乱,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准确呈现。那么往来账究竟该如何做账呢?
明确往来账的种类
往来账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等。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应付账款则相反,是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其他应付款是指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应交税费、长期应付款等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了解这些种类,是准确做账的基础。
设置合适的会计科目
根据往来账的不同种类,要在会计账簿中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比如对于应收账款,一般设置“应收账款”一级科目,可根据不同客户设置二级明细科目,以便清晰记录与每个客户的往来情况。同样,应付账款设置“应付账款”一级科目及对应的二级明细科目。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也需如此设置,这样在记账时就能准确归类每一笔往来款项。
记录往来账的发生
当发生往来业务时,要及时准确地进行记录。以应收账款为例,如果企业销售了一批货物给A客户,价款为10000元,增值税额为1300元,且未收到款项。此时应借记“应收账款——A客户”11300元,贷记“主营业务收入”10000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00元。而对于应付账款,若企业采购了一批原材料,价款8000元,增值税额1040元,未付款,就应借记“原材料”8000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40元,贷记“应付账款——供应商名称”9040元。其他往来账业务也按照相应的会计分录规则进行记录。
定期核对往来账
往来账要定期进行核对,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企业可与往来单位定期发送对账单,双方核对账目。如发现差异,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调整。对于长期挂账的往来款项,更要仔细分析其形成原因,看是否存在坏账风险等,必要时进行相应处理,比如计提坏账准备等。
做好往来账的做账工作,对于企业准确掌握财务状况、合理安排资金等都有着重要意义。只有清晰明确往来账的种类,设置好合适的会计科目,准确记录往来账的发生,并定期进行核对,才能保证往来账的清晰准确,让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