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常常会面临成本控制难、成本核算不准确等一系列问题。比如,实际成本波动较大,难以清晰地评估成本的合理性,也难以对成本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控。这时候,标准成本法就应运而生了,那为什么要用标准成本法呢?
标准成本法能提供明确的成本目标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成本参照标准。标准成本法通过事先制定出标准成本,为企业各个部门和环节设定了清晰的成本目标。例如在制造业中,对于生产某一产品的原材料用量、人工工时等都有明确的标准,这样各部门就清楚知道成本控制的方向,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成本的盲目支出。
有助于成本的有效控制
标准成本法可以实时监控成本的实际发生情况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当实际成本偏离标准成本时,企业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原因。比如,如果原材料采购成本高于标准成本,企业就可以分析是市场价格波动还是采购环节出现了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方便成本核算和业绩评价
在成本核算方面,标准成本法简化了核算过程。由于标准成本是预先确定的,企业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可以直接使用标准成本,然后再对差异进行调整,大大提高了成本核算的效率。同时,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还可以对各部门和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客观的评价,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成本控制。
利于企业进行定价决策
标准成本法为企业的定价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准确的成本信息是制定合理价格的基础,标准成本相对稳定且具有前瞻性,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预测成本和利润。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时,可以在标准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利润空间,从而制定出更具竞争力的价格策略。
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提供明确的成本目标,有助于成本的有效控制,方便成本核算和业绩评价,还利于企业进行定价决策,解决了企业在成本管理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是企业实现精细化成本管理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