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常常会涉及到资产的置换业务,那么换入资产该如何入账呢?这是很多财务人员以及企业管理者都需要明晰的重要问题,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
明确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确定方法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需要依据具体的交易情况。一般来说,如果该项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那么换入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比如企业用一台设备换入一批原材料,设备的公允价值能准确得知,且该交换符合商业实质,那换入的原材料就以设备的公允价值加上为换入原材料需支付的运输费等相关税费来入账。
然而,如果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此时换入资产就要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例如,企业以一项专利技术换入另一项无形资产,双方公允价值都难以可靠确定,且该交换商业实质不明显,那么换入的无形资产就得按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税费入账。
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确定好入账价值后,就要进行具体的账务处理了。以固定资产换入存货为例,如果按公允价值入账,在换入时,借记“原材料”(换入存货科目)等,按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换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贷记“固定资产清理”,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借贷方差额可能计入营业外收支等科目。
要是按账面价值入账,比如以无形资产换入固定资产且符合按账面价值入账条件,换入时,借记“固定资产”(按换出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税费确定的金额),按换出无形资产已计提的累计摊销,借记“累计摊销”,按换出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换入资产的入账不是简单随意的过程,需要准确判断交易的实质以及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等情况,进而依据相应规则确定入账价值并做好账务处理,这样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