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辽宁省属公办高校,其办学层次始终聚焦于职业教育领域。该校前身可追溯至1949年成立的辽西省立铁岭师范学校,历经多次合并重组,于2006年正式定名为现校名,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根据2025年最新招生章程,学校办学层次明确标注为高职专科,2024年辽宁省专科批录取线较本科线存在显著差距。作为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该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517人,开设33个专业,涵盖8个专业大类,形成"师范教育+应用技术"双轮驱动的办学格局。
办学定位的层级认证
政策框架下的教育属性
该校在教育部备案中明确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执行国家高职专科层次招生政策。虽与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等开展"3+2"专本衔接项目,但未进入本科教育序列。作为辽宁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其"兴辽卓越院校"建设方向聚焦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2024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3%以上,师范类专业对口就业率超82%。历史沿革的师范基因
办学历史跨越76年,由原铁岭师范学校、铁岭职工大学等多校合并而成,形成"修德砺能"的校训精神。现有专任教师349人,其中教授63人,副教授9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65%。2024年数据显示,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特色专业报录比达3:1,凸显师范教育品牌优势。
学科建设的三大支柱
师范教育核心领域
小学教育专业群包含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等方向,建有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学前教育专业配备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的《智能幼儿行为观察》课程入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学生团队设计的早教方案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金奖。应用技术特色集群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华为共建产业学院,毕业生平均起薪5200元,较传统专业高25%。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配备价值7849万元的教学设备,开发的工业物联网平台服务38家制造企业。文化服务创新方向
音乐教育专业由省级教学名师领衔,建有虚拟声乐训练系统,年均参与地方文化展演50余场次。艺术设计专业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开发的脱胎漆器制作工艺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
招生培养的核心特征
专科批次的绝对主体
2025年实施五年制高职与普通高考双轨制,师范类专业学费3700元/年,严格执行辽宁省公办高职收费标准。空中乘务专业要求女生身高163-170cm、男生170-180cm,并需通过形体与礼仪专项测试。贯通培养的多元通道
与印尼必利达分院开展跨境合作,培养"中文+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中德合作项目毕业生入职西门子等企业比例达15%,起薪较普通专业高30%。动态调整的专业布局
近年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氢能技术等5个前沿专业,淘汰传统行政管理专业。2025年推出的元宇宙艺术设计课程,使教学成本降低40%。
质量保障的创新实践
双师型师资建设
专任教师中双师型占比36%,包括全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培养对象1人、省级技术能手12人。实施的"青蓝工程"要求青年教师年均企业实践160天,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同步更新。产教融合深度推进
建设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与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共建4个校内实训基地。开发的VR汽车装配训练系统被38家企业采用,使岗前培训周期缩短50%。数字化教学改革
投入910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实现"云端课堂"全覆盖。开发的《智能生产线运维》课程模块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数据,使故障诊断效率提升40%。
这座根植于银冈书院的"师范工匠摇篮",正以"修德砺能"的使命担当谱写职教新篇。正如2025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见习日志中写道:"设计教学方案时,0.1秒的互动延迟让我们深刻理解教育时机的珍贵性"。随着投资5.6亿元的市域产教联合体项目启动,这所承载76年师范基因的学府,正在开创"传统师范+现代职教"融合发展的育人新范式,为东北振兴战略持续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