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办学层次明确属于高职(专科)教育范畴。该校成立于2021年,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直管,主校区位于贵阳市清镇职教城,占地面积300余亩,规划在校生规模6000人。作为全国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和贵州省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该校2023年专科批录取最低分文科397分、理科314分,所有招生均通过专科批次完成。
一、办学性质与教育定位
该校具有鲜明的文旅职业教育特征:
- 公办属性: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办学经费由省级财政保障,教职工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8%
- 培养目标:围绕贵州"旅游产业化"战略,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体系,重点培养导游、非遗传承、酒店管理等专业人才
- 历史沿革:整合地方职教资源设立,2023年成为省级职业院校旅游专业骨干师资培训基地
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核心特征体现在:
- 教育层次定位:专注三年制专科教育,同步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获全日制专科文凭
- 招生录取机制:通过高职专科批次招生,2023年文科录取位次88143名,理科181735名
- 学历授予类型:不具备学士学位授予资格,但可通过"专升本"衔接本科教育
二、专业建设与教学资源
构建"文化+旅游"双核驱动的专业架构:
- 核心专业群:
- 文化艺术专业群:涵盖非遗保护、民族歌舞等方向,开发《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等特色课程
- 旅游管理专业群:与黄果树景区共建实训基地,实践课程占比达50%
- 教学设施建设:
- 配备数字文旅实训室、茶艺工作室等42个专业实训场所
- 图书馆藏书40万册,接入中国知网等8个数字资源平台
三、招生培养体系
形成"多元通道、分类培养"育人机制:
- 单招计划:2025年单招覆盖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15个专业
- 现代学徒制:与贵州旅游投资集团共建订单班,实施"招生即招工"培养模式
- 贯通培养:与省内本科院校建立"3+2"专本衔接通道,2024年专升本录取率达28%
四、社会贡献与发展前瞻
在贵州文旅产业升级中的独特价值:
- 人才输送:建校4年累计培养技术人才超3000名,黔东南州旅游从业人员中校友占比达18%
- 文化传承:参与制定《贵州民族歌舞表演规范》,获省级非遗传承项目3项
- 社会服务:年开展乡村旅游从业者培训1500人次,承办省级导游技能大赛
面向"十四五"发展规划推进三大战略:
- 专业集群升级:计划新增智慧旅游、数字非遗等方向,2026年专业总数突破20个
- 师资国际化:引进境外文旅专家组建教学团队,开发双语课程体系
- 产教融合深化:投资2000万元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实现"云实训"资源共享
这所承载"传承文化、服务旅游"使命的特色高职院校,通过持续深化的校政企协同与数字化改造,正在成为贵州文旅产业升级的重要人才引擎。随着"强省会"战略的推进,该校将持续完善"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为"多彩贵州"品牌建设输送更多"精技艺、懂文化、善创新"的复合型文旅人才。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