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中,权益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但有时候,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对权益法进行调整。这是怎么回事呢?
明确调整的原因
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采用权益法核算。随着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等的变化,比如其实现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宣告分派现金股利等情况,就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相应调整,以准确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中享有的权益份额。
比如被投资单位实现了净利润,这意味着其所有者权益增加了,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应相应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投资收益。
具体的调整步骤
首先,对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的情况,投资企业应按其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要是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投资企业则按持股比例计算应分担的份额,做相反的分录,不过要注意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
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应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
另外,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发生变动时,投资企业应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调整”科目,贷记或借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注意事项
在调整权益法的过程中,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严格按照持股比例来计算相关的调整金额。同时,要及时关注被投资单位的各种财务信息变化,以便能准确且及时地进行权益法的调整。而且,相关的会计分录要规范记录,以便后续财务报表的准确编制和财务分析等工作的开展。
通过以上这些方面的了解和把握,就能较好地完成权益法的调整工作,使其准确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中的权益状况。
了解权益法调整的原因、掌握具体步骤以及注意相关事项,对于准确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至关重要,这样才能让财务数据真实反映企业间的投资权益关系。